-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参考资料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
摘要:曹操,这位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堪称是三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善于用人的杰出大师,他的用人韬略机具代表性,他广求贤能,一改东汉以门第取人的传统,制定了“唯才是举”的方针,而且他注重人才的培养。用人政策也灵活、多样,所以,通过一系列适宜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曹操聚集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唯才是举; 礼贤下士; 虚怀纳言; 不论亲疏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擅权,政治极端腐败,军阀混战,把广大劳动人民推到了死亡线上,结束混战,实现统一,成为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迫切愿望。在军阀混战中,曹操能够从一个地方的小军阀逐渐壮大,并最终打败袁绍、袁术等强大的割据势力并统一北方,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无疑就是曹操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一.唯才是举:曹操的用人标准
“唯才是举”是曹操用人思想的重大发展.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兵败赤壁,不仅长叹:“郭奉孝(嘉)在,不使孤至此。”出谋欠周,用兵不利,竟致前所未有的惨败。这件事,使曹操再次感到人才的重要,所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郭嘉。同时,促使他又一次把广罗人才和奖励战功放到了重要地位,甚至把爵赏授受问题提到原则的高度。如在《爵封田畴令》中对于田畴屡不受爵说:“此成一人之高,甚违王典,失之多矣。宜从表封,无久留吾过。”在曹操看来,该不该赐封和受不受封赏都不是个人问题。该赐而未赐,此风若倡,有碍仕路,既不利于人才的罗致和使用,更不利于天下智力忠心于国事。他及时表彰了南向用兵以来的一些功臣,如为张辽增邑、假节,表彰了他攻上天柱山,斩杀陈兰、梅成的功劳;存恤赤壁战中的死难吏士家室,发出了《存恤吏士家室令》,备尽存恤抚慰之意。诸此,实际都是为其即将进行的大张旗鼓地招致人才作舆论和思想的准备。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曹操又发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蜀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间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掉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膝、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担其何以翁世!今天下得无有被揭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继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后,于建安19年(公元214年)又下了《赦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度业类。”
很清楚,这是建安十五年(求贤令)的新发展。曹操指出,有德行之士未必能有所作为,有所作为之士未必能有德行。因此,曹操要求职能部门必须明白“士有偏短”的道理,选人不要求全责备。
建安22年(公元217年),曹操又下了第三道求贤令,即《举贤勿拘品行令》
“昔伊挚、傅说出于戏人,管仲,担公戏也,皆用之以兴。萧何、曹参县吏也,韩信、陈平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及果勇不顾,临敌力战;若文俗之吏,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其各举所知,无有所遗。”
令中列举了五种类型的人物说明“举贤勿拘品行”之见。曹操以此相类,希望大家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由于曹操极力提倡”唯才是举”,”举贤勿拘品行”,”取士勿废偏短”,这就使他的身边谋士如雨,猛将如云.人才济济.如郭嘉,程昱,贾诩,司马懿,张辽,徐晃,典伟以及曹氏与夏侯诸昆仲.他们都是一代英杰,到了曹操的手下,为曹操南征北战,统一天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曹操唯才是举、选贤任能的思想,在具体实施中,表现为广开贤路,用人不拘一格。他招致人才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很多,用人的策略也多种多样,言其大者如:
1、用人不避亲,把从征故旧置于重要军事岗位。曹操陈留起事,宗族亲友、谁县故旧多有从者。这些人构成了最初的核心,是曹操最靠得住的心腹。因此,曹操自始至终都把他们放在重要岗位上,或宫要职,或据重地。对于这些人,不管是功有大成,还是举措失宜或犯有过失,曹操均信用不疑。这些人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诸夏侯氏和诸曹氏。夏侯停,曹操初起时即以为裨将,不几年升为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迁伏波将军。夏侯渊,曹操起兵即以为别部司马、骑都尉从,后迁陈留、颖川太守,官渡战时行督军校尉,继拜典军校尉,以后历迁行领军、行征西将军、行护军将军,封博昌亭侯,让其独领西北军事,屡建功勋。曹仁、曹洪,皆曹操从弟。曹操起事,以仁为别部司马,行厉锋校尉,后拜征南将军、车骑将军,假节,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进封陈侯。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