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想史研究,对于未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将.pdf

想史研究,对于未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将.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思想史家的道与术:宋代理学领域的省思 ——兼论思想传统研究与社会转型之关系 任 锋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于未来学术的发展将发挥何种作用?要展望这个前瞻性问题,需要对过往的 研究进行认真深入的反思。本文特别择取二十世纪以来宋代理学政治思想的研究范例,探讨其理论方法论 特征。萧公权受现代政治学观点影响,采取脉络主义的历史方法,在“理学—功利”相对抗的叙述模式下 把理学视为缺乏实际效用的保守政治思想;侯外庐等人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指导,运用阶级分析—意 识形态的理论架构,揭示了理学为封建社会秩序论证的历史本质;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强调历史脉 络主义的进路,透过政治文化的视角重现了宋代儒学“内圣外王”而归于秩序重建的时代诉求。结合另外 两个案例(墨子刻和包弼德),本文特别围绕余英时著作引发的学术讨论,探讨其中历史还原与解释在思想 史研究中的关系,指出二者之间的紧张性具有积极的、创新的可能空间。这种紧张性体现出政治思想史家 的价值关怀(道)与研究方法(术)的复杂关系,也为激活该研究领域的生命力提供了有益视角。 关键词: 政治思想史;理学;萧公权;侯外庐;余英时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对于未来学术的发展,将扮演什么角色、发挥何种作用?这个问 题值得以此为志业的学者们深思。当今学界,已经逐步走出上个世纪“全盘性反传统主义” 的误区,对于以西方为本位之现代性的迷思,也愈来愈获得一种清醒的批判自觉。在这种境 遇中,对于思想传统的研究何去何从,将与我们思考中国现代性及其在世界体系中的意义发 生越来越紧密的关联。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以对该领域的回顾检讨作为前瞻性展望的基础, 特别择取上个世纪以来宋代理学政治思想的有关研究状况,探讨其中的代表性论述、理论方 法论特征和问题,并提出初步结论。之所以选择这个视角,一方面便于集中视线,另一方面 由于它是中国近世思想的基础,与我们的转型时代关联甚深。作为各种现代思潮争论纷纭的 焦点之一,也是观察思想史研究与传统社会转型之相关性的一个有利角度。 一、理学的三张面孔 在二十世纪以来的相关研究中,我们先选择三个具有代表性并且影响重大的范例进行探 讨,即萧公权、侯外庐、余英时三先生的著作。这一部分首先介绍其中心论旨和基本论证特 征,作为下文分析的铺垫。 萧公权的《中国政治思想史》成书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堪称二十世纪前期该领域的经典 著作。1萧先生把中国政治思想史划分为创造(孔子出生至秦朝建立的封建天下)、因袭(秦 汉至宋元)、转变(明初至清末)、成熟(三民主义成立之后)四大时期,两宋的政治思想处 于专制天下因袭时期之末造。作者设立两宋之功利思想 、元祐党人及理学家之政论两 个章节论述这一阶段的政治思想。这个布局其实体现出作者的一个根本判定,即其所谓“宋 代政治思想之重心,不在理学,而在与理学相反抗之功利思想”。2 萧氏弟子汪荣祖指出, 此处对两宋功利思想的发挥,为前人所不及。3 意谓一般思想史研究多聚焦于两宋理学的成 1 有关该书在同期领域中的地位和意义,可参看黄俊杰:《萧公权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台大历史学报》 第 27 期,2001 ,第 151-185 页;张允起:《宪政、理性与历史:萧公权的学术与思想》,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5 ,第 3 章;孙宏云:《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展开:清华政治学系的早期发展(一九二六至一九三七)》, 北京:三联书店,2005 ,第4 章第 1 节第 1 小节。 2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第 14 章,第 296 页。 3 同上注,《增订版弁言》,第3 页。 1 就,对功利思想的价值和地位关注不足。萧先生认定后者乃两宋政治思想的重心,基调大异 于前人。所以,该书专设一章讨论所谓功利思想,其中挑选了李觏、王安石、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