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工艺简述.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炔工艺简述

乙炔生产工艺介绍 本期目录 岗位任务 工作原理 操作要点 一、岗位任务 破碎岗位任务 乙炔发生、清净岗位任务 压滤岗位任务 二、工作原理 电石破碎 乙炔 发生 清净 配制 渣浆压滤 三、操作要点 破碎岗位 发生岗位 清净岗位 压滤岗位 将采购进的原料电石经过破碎机破碎,生产出粒度合格的电石经皮带机运送到料仓供乙炔发生岗位使用 本岗位采用湿式发生、喷淋冷却、次钠清净、碱液中和的方法生产出合格的乙炔气,供氯乙烯转化工序使用 压滤岗位将经过沉降的渣浆一部分送电厂脱硫;一部分用压滤机压滤,进行固液分离,清液部分冷却回收使用,电石渣外运 利用电机带动破碎机运转,破碎机的固定颚板和活动颚板通过挤压将电石破碎到适宜粒度 破碎工艺流程图 电石在发生器内与水发生反应生产乙炔气,同时放出大量热。因工业电石不纯,其中杂质与水能起反应,放出相应的杂质气体 主反应式如下: CaC2+2H2O→Ca(OH)2↓+C2H2+127KJ/mol 副反应: CaO+2H2O→Ca(OH)2↓+62.7 KJ/mol CaS+2H2O→Ca(OH)2↓+H2S CaP2+6H2O→3Ca(OH)2↓+2PH3 Ca3N2+6H2O→3Ca(OH)2↓+NH3 Ca2Si+4H2O→2Ca(OH) 2↓+SiH3 Ca3As2+6H2O→3Ca(OH) 2↓+2AsH3 发生工艺流程图 乙炔气从正水封进入水洗塔和冷却塔进行洗涤冷却,冷却后的乙炔气一路进气柜,一路经水环泵加压后进入第一清净塔,第二清净塔。乙炔在1#和2#清净塔与次氯酸钠溶液逆流接触,除去气体中的硫、磷杂质。经清净后乙炔气呈酸性,进入中和塔被碱液中和,中和塔出来的乙炔气纯度达到98.5%以上,经过冷却器冷却后,送往转化工序 清净反应式如下: 4NaClO+H2S→H2SO4+4NaCl 4NaClO+PH3→H3PO4+4NaCl 4NaClO+AsH3→H3AsO4+4NaCL 中和反应式如下: 2NaOH+H2SO4→Na2SO4+2H2O 3NaOH+H3PO4→Na3PO4+3H2O 3NaOH+H3AsO4→Na3AsO4+3H2O 清净工艺流程图 将烧碱片送来的浓次钠通过文丘里反应器进行配制,加入适量的一次水和盐酸来控制次钠的有效氯在0.065~0.12%之间, PH值为7~8。配制合格的次钠由泵打入各清净塔 配制工艺流程图 来自发生器溢流管以及排渣池的渣浆,由泵送入转筛过滤槽除去矽铁,再经沉降池沉淀,由泵送至压滤机压滤,压滤后的清液和沉降池顶部溢流的清液经喷雾塔冷却、降温后由泵送往发生器重复使用。压滤后的电石渣外运处理 渣浆输送工艺流程图 压滤工艺流程图 电石粒度控制: 一般电石粒度控制在80mm以下。电石粒度不宜过小,否则水解反应速度过快,使反应热不能及时移走,发生器局部过热而引起乙炔分解和热聚,进而使温度高而发生爆炸;粒度过大,则电石反应缓慢,而发生器底部排渣时容易夹杂未反应的电石,造成电石消耗定额的上升 破碎时严禁其他任何杂物经皮带进入料仓,以免影响发生岗位的操作 现场不能有任何水浸入破碎,电石库等有电石存在的地方 班中随时观察电磁除铁器,较多时立即停皮带和电磁除铁器清除矽铁。以免较大的铁质杂物对发生操作构成威胁 破碎人员必须配戴好规定的劳保用品才能开始工作,尽量避免和减少电石灰的吸入和携带 破碎工艺指标 粗破机最大进料粒度: 400mm, 排料范围: 100~150mm 细破机最大进料粒度: 200mm, 排料范围: 15~50mm 发生器温度控制: 发生器反应温度控制指标为80~90℃。 温度对电石水解反应的速度以及乙炔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在正常生产时为了尽量减少乙炔的损失,应当尽量通过清液、废次钠(减少一次水用量)的调节控制发生器温度连续在合格范围内。一般来说应先调节好适当的清液,在连续加料或温度上涨较快的情况下用自调阀使用废次钠来降温。注意的是加料操作要尽量平稳以免给后工序带来不必要的波动 发生器压力控制 : 压力控制在3~15KPa。 因发生器安全水封15KPa会自动放空,因此无论是从安全生产还是消耗的角度来看,压力控制在3~13KPa最适宜。操作时应相互配合,精心平稳,瞬间加料不宜过大,操作压力升高时及时检查正水封液位,水洗塔和冷却塔液位,或对气柜前水分和管道排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