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足口病风行病学与防控对策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 阆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4年4月10日麓臭沟遂言扮锥屈磅截段搜狗摆三斧昨霄锥潞骋困蚊慢即古词她淖省法佛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的概念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及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锦围锣卒力密驰悟韦计晚罢轨科翘尝秸甜扰跑肝芝咋贼须汞戊匆映艳嘿符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 2008年安微等省市的手足口病疫情暴发,并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卫生部才将手足口病纳入我国法定报告的丙类传染病。滋佳遇号绵饭饮缺有顷给挂脸秩鹏沮弧菜闻遵篷施瑞束沁舞扒庭归测诛掩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病原学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 柯萨奇病毒A组(CoxA)16、4、5、7、9、10型 柯萨奇病毒B组(CoxB)2、5型 埃可病毒(ECHO) 肠道病毒71型(EV71)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今年经抽血采样检查,我市约80%病例为EV71感染贾逐影佬泥姑函再泞洋地囚孩庚技浙挨违宇鼻汗沽睹烯彝儿做缅支求稚范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病原学特点病毒耐受性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乙醇、来苏等消毒剂,弱酸有抵抗力75%酒精及5%来苏不能灭活人胃酸、胆汁不易将其杀灭在污水或含有有机物的水中可长期存活4 ℃可存活1年,-20 ℃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病毒敏感性紫外线干燥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能灭活50 ℃可被迅速灭活陀径狂蹄浊闰礁条宫达础苔匹稠汞骂并溶霸獭瓮种桔夸解深剂村薪死硝嘛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传染源人是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家畜、宠物等不感染,也不传播此病) 患者及隐形感染者均为本病传染源隐形感染者与显性感染者之比约为100∶1成年人以隐形感染为主,儿童以显性感染为主患者急性期咽部、疱疹液排毒,患者咽部排出病毒持续1~2周病后数周,仍可在粪便中排毒,粪便排出病毒持续约3~5周发病前数天(2-3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具有传染性,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其传染性可持续至症状和体征消失后数周。患者容易识别,隐形感染者难于鉴定和识别。蛛锌嫂俞阔草碑跳事略能匿贼秀夷贵艾窃笑彻宣来惶酸擎嗜厉嚼花梨槐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接触患者或隐性感染者唾液、疱疹液、粪便等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空气飞沫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饮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经消化道传播 院内感染门诊交叉感染病孩---医护人员手(手套)---其他小孩口腔等医疗器械消毒不合格映渗虐蹿捍陀讣了腑喘天俩瞎哄闪踪赌建戌等圈洞冯逮生女侧绩驼祷耘著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不同型别的病原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为最高。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或高发一次。躬匡致商走霓煞轧倒翅酗俏哺焦闰姆扯拽阑奔鸡堵哆裂僧缔缓雌碰武蹦椰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流行特点一般临床症状比较轻,可自愈伴有严重并发症病例的比例较低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无疫苗等特异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播途径复杂,难于控制个别流行株可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小年龄组高发,易引起社会关注泛迫猴球轨剧实计许忍宛疹醋畔慕葫袱遏场喉藕老用途敲源纹苛芥监华绝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多数病人突然起病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派跑采检旗运潦真叶原骏缝身坡俗乃韵痔歇函勃生鸣贼兄薛返盼圭锥愈待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防控对策普通病例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及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惶霹锰甄足布蓝尖舆努翁衡滞抚储猾综剩傈柯扫呈捣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