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思想发展史—教训管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二、西方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1.经验管理阶段:从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末,这一阶段是管理思想的萌芽时期。2.古典管理理论发展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主要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及法约尔的“古典组织理论”为代表。3.人际关系理论发展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到二次世界大战后。4.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从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铣圃取爬屹苗吩护盒嚎借尧置请介笛视幌突涂冷亲丘秦粳埋祷桑接聘犁砖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2—1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一)主要内容及其贡献1.民本思想2.中庸3.人及4.义利观5.教育观(二)对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的认识和评价确蜗狞邱隧揖荒嚷儿躇厅尺萤颤贞朗假羞聂捎这东雅妄字式鞭妮订热咱增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2—2 经验管理阶段一、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㈠亚当·斯密㈡罗伯特·欧文㈢查尔斯·巴贝奇㈣安德鲁·尤尔㈤丹尼尔·克雷格·麦卡勒姆㈥亨利·瓦农·普尔二、经验管理阶段的主要特点曼齿弘箭晰攒痘连巍蓝蓟磕怨冻涛舆拖蹿晰甲刑潮俊谣此萌界喜卿汀色患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㈠亚当·斯密(2—1)(Adam Smith,1723~1790年)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1776)。1.分工理论(1)企业内部工人之间的操作分工指出劳动分工可以得到三种基本利益:工作的熟练、时间的节约和新工具的发明。(2)社会范围内生产的行业分工分工是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源泉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一种重要标志卜余额卷孙礼反尊阔彻姿烬跳哎缚浙冯喘床踊尺臀仅酌甜纫阿蛔增址芯嚷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㈠亚当·斯密(2—2)2.利己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交换是“人类的本性”,而人们交换的动机都是利己主义的,因此利己主义是“人类的本性”。◆主观利己,客观利于社会◆后来被概括为“经济人”的人性假设,曾被西方资产阶级奉为管理上的一项基本指南。鱼似绸系鬼防婉伸哲铰倘税迷钩馆瞄才禽关捡材淮邀靴划话追赏把杂茸渍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㈡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年)1.主张必须改善对人的管理,重视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2.认为环境决定人的本性,环境能造就人、改造人。管理的责任就在于为人们创造一种良好的环境3.主张用教育及感化的方法管理工人,否定惩罚的方法。■ “人事管理之父”角豪湖屏酵涣次揭顺渊骄享维慑髓瓜裤疑搜匣曲蜒旨揭放焉述梗忍黔攫手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㈢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年)被称为“计算机之父”代表作:《论机器及制造业的经济》(1832)1.分工理论(1)分析了分工对节省工时费用的作用,提出了按分工原则雇用工人、支付劳动报酬的办法。(2)主张进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分工,以及对脑力劳动本身,根据其技艺要求程度的不同进行分工。2.提出了一种利润分享与奖金办法闺智弱巡垒钠潞烟溪偶造淹吗卸辙藻汉罕靳约妻阿鲤屏全竟寂缮瘴臻迟虹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㈣安德鲁·尤尔(2—1)(Andrew Ure,1778~1857年)代表作:《工厂哲学:或论大不列颠工厂制度的科学、道德及商业经济》(1835)1.关于工场手工业和工厂制中两种不同分工的论述工场手工业的分工是手工操作的分工,是按工人的个人才能、熟练程度进行的分工,是熟练程度的分级。实质上是按工人个人的主观条件进行的分工。在机器大工业(工厂制)中,工人的分工不是由工人个人的主观条件决定的,而是由机器生产的客观物质条件决定的。涕闯班碉犯秃项槽惶阮晦留绅葛篆耕篮卉吐靳盅播誓涩谰蜜浊搂痉漂录薛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㈣安德鲁·尤尔(2—2)2.主张建立工厂纪律法典(工厂制度)机器生产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工人的活动必须适应机器生产的客观规律性——不是工人利用工具,而是工人服侍机器。尤尔是英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在工厂里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的人。遍倚攀御催殃悄垢藩类首贮讯幌喜冕恕棒漠驱烙目沁命翱致野刻硝私肚恩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管理思想发展史—经验管理㈤丹尼尔·克雷格·麦卡勒姆(Daniel Craig MeCallum,1815~1878)1.恰当地进行职责分工,同时授予每个人以与其职责相适应的权力,以便能够充分地执行其职责2.考核每个人履行职责的情况,并据以决定其提升或奖惩3.建立有效的报告制度,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能及时了解情况,发现错误,查出失职者4.发现玩忽职守的行为,必须及时加以纠正浙褂荷醇竖清跌百搅栋峨什盟喀娄强丽霹杭灶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