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串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串讲

《古代汉语》串讲;  古代汉语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必修课,也是阅读古书的工具课。本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相结合,要求自学者结合一定数量的文言文阅读和背诵,通过文字、词汇、语法、音韵等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较系统地掌握古代汉语基础知识,并具有运用所学知识阅读一般文言文的能力。 ;二、了解该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凡要求“掌握”的内容,必须做到在了解有关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使之转换为能力,即能运用有关知识和理论来分析解决古汉语书面语中的相关问题,并指导对古书的阅读。 凡要求“一般了解”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理论一般不直接作为考核时的命题内容,但由于这些内容对于其他相关知识和理论以及古书阅读能力的考核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要求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对这些内容要有所了解,而不应忽略。 此外,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如人名、职官名),虽未列入考核目标,但仍属古文阅读的有关知识,也要求应考者予以注意。 ;三、历年考试题型和分值比例;第四题是简答题,共4个小题,20分。形式或分析、或归纳、或说明、或背诵。内容涉及文字、词汇、语法、文选等。 第五题是翻译题,共5个小题,10分。形式是翻译一段话中划横线的句子。多为教材中某文选的一段。 第六题是断句加标点,10分。该段文字不是教材里的,主要是考查应考者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部分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很难确定其范围。 第七题是古文阅读题,共20分。形式是给出一段话,或解释加点的词,或翻译其中的某些句子。这部分内容也不是教材里的。;;;;;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这是一部小型古汉语字典。共收古汉语常用字3700多个,另附“难字表”,收难字2600多个。 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用汉语拼音注音。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5、《辞源》(修订本) 这是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按部首笔画排列法编排,后附汉语拼音检字表。对每个字同时标注汉语拼音、注音字母和反切。 6、《辞海》(修订本) 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按部首笔画法排列,后附汉语拼音检字表。标注汉语拼音。 ;7、《汉语大词典》 是迄今为止汉语语文辞书中搜罗最为宏富的一部大型语文词书。古今兼收,源流并重。采用部首笔画法编排,标注汉语拼音。 8、《经传释词》 清人王引之著。是一部古汉语虚词词典,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的用法。共收虚词160条,按古汉语声母排列。及此相类似的还有清人刘淇的《助字辨略》。 9、《词诠》 近人杨树达著,也是一部研究古汉语虚词的词典,按注音字母的顺序编排。 10、《诗词曲语辞汇释》 近人张相著。这部书汇集了唐宋金元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537个,是研究古典诗词曲的重要参考书和工具书。 根据已经考过的试题,关于工具书部分的知识,重点掌握该字典的性质、作者(有的没有具体作者)、特点、编排体例等。;第二节、汉字的结构 自考大纲要求: 了解汉字的结构类型和书体演变常识。 重点掌握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并能通过结构分析来辨认或理解常用汉字的本义。 理解并掌握古书用字中字形歧异的各种常见现象。;;;;(1)注意分析结构层次   有些字表面上看由多个偏旁构成,但实际上只能分为形符和声符两部分。如:鸿、薄、藩、骤、缝、撕等。 (2)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   如:“祖”、“福”、“祈” “祷”都是以“示”为形符,而“视”、“祁”则以“示”为声符。   再如:“锦”、“钦”,“金”是声符,而“钊”,“刀”是声符。(“到”的声符也是“刀”)   再如:“问”、“闷”、“闻”,“门”是声符,而“阔”、“阁”,“门”是形符。   再如:冯,从马,仌声。和,从口,禾声。蚀,从虫,食声。孟,从子,皿声。笃、筑、竺,都是“竹”声符。;(3)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   如:條、倏、修、脩——分别从木、犬、肉、彡,攸声。   穀、毂、彀、縠——分别从禾、车、弓、糸,殻(què)声。   勝、滕、腾、謄——分别从力、水、马、言,朕声。   栽、裁、载、哉——分别从木、衣、车、口,哉(zāi,左下无“口”)声。   辩、辨、瓣、辫——分别从言、刀、瓜、糸,辡(biàn)声。   颖、颍——分别从禾、水,顷声。   旗、施、旌、旂——都从旗(yǎn,右下无“其”),声符分别是其、也、生、斤。   裏、裹、衷——都从衣,声符分别是里、果、中。   從、徒——都从辵,声符分别是从、土。;  对以上这些形声字,要掌握其规律和特点。即使对某一个字一时难以断定,只要找一些结构类似的进行对比,就能够正确地作出判断。   对以下这些形声字,则要记住形符和声符:   務,从力,敄声。佞,从女,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