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化学第十四章_常用仪器分析方法概述
用途 2. 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五)常用分光光度定量方法 二、 荧光分析法 (四)分光光度计 1. 分光光度计的组成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示装置 钨灯或碘钨灯 棱镜或光栅 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 可见光 玻璃或石英材料 显示A或T 紫外光 氢灯或氘灯 a自准式单色光器示意图 b棱镜对光的色散作用 (1)单光束 简单,价廉,适于在给定波长处测量吸光度或透光度,一般不能作全波段光谱扫描,要求光源和检测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2)双光束 自动记录,快速全波段扫描。可消除光源不稳定、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特别适合于结构分析。仪器复杂,价格较高。 3.双波长 将不同波长的两束单色光(λ1、λ2) 快束交替通过同一吸收池而后到达检测器,产生交流信号。△?=1~2nm。两波长同时扫描即可获得导数光谱。其优点是:可用于混浊样品的测定,适用于多组分混合物的分别测定,无需参比池。 1. 吸收系数法 根据A = kbc,已知摩尔吸收系数κ或比吸 光系数 ,可根据A求出被测物质的组成标度。 E 1 cm 1% 2. 标准曲线法 A5 A4 A3 A2 A1 A0 A 5.0 4.0 3.0 2.0 1.0 空白 c(mol·L-1) ×10-3 A待 = 0.63 c待 =3.2 ×10-3(mol·L-1) 3.2 0.63 1.0 2.0 3.0 4.0 5.0 c(mol·L-1) ×10-3 A = κbc 在制作和使用标准曲线时应注意: 1、一般至少应取五个点; 2、作好曲线后,应注明测试条件,便于他人重复; 测试条件:曲线名称、仪器型号、测定波长、日期等 3、在一定条件下,曲线可连续使用,但要定期校对。 3. 直接比较法: κ标 b 标 c标 A标 A待 = κ待 b 待 c待 c待 = A待c标 A标 A标=κ标b标c标 A待=κ待b待c待 (六)吸光光度法的设计 测定某种物质时,若该物质在紫外-可见区有吸收, 可直接进行测定。 若待测物质是无色或颜色很浅时,需显色后再测定。 例1:核酸在紫外区有吸收,可测定同一样品在260nm 和280nm吸收的比值,估算其纯度。 对于纯RNA,A260/A280约为2, 对于纯DNA,A260/A280约为1.8, 若比值小于1.7,很可能样品被蛋白质或酚类物质污染。 例2:食用合成色素柠檬黄,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30nm, 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度法对其进行检测。 1.显色反应及其条件 (1)显色反应与显色剂 M + HR MR + H+ 待测 组分 显色剂 有色化合物 (2)显色条件的选择 ① 显色剂的用量 例: MO(Ⅴ) + SCN- 1:3 浅红色 1:5 橙红色 1:6 浅红色 M + nHR MRn + nH+ A5 A4 A3 A2 A1 A 2.5 2.0 1.5 1.0 0.5 V(mL) ② 溶液的酸度 a. 酸度对被测组分存在状态的影响 b. 酸度对显色剂平衡浓度及颜色的影响 HR 二甲酚橙 pH<6 黄色 pH > 6 红色 M + R- MR + H+ HR MR ,红色 * 第十四章 常用仪器分析方法概述 确定物质的含量 确定物质的结构 仪器分析:是以测定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 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一种分析方法 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 测定速度快 灵敏 准确 取样量少 特点 光学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 分类 特点: (1)测定的灵敏度高 (2)测定的准确度较高 (3)仪器化 (4)应用广泛 第一节 光学分析法 原理: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或激发后光的发射 光学分析法 吸收光谱法 发射光谱法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法 红外光谱法 核磁共振谱 原子吸收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 光的波长越短,光的能量就越大; 光的波长越长,光的能量就越小。 h—普朗克(Plank)常量 (一)物质的吸收光谱 1. 光的基本性质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E = hc/ l E = hv v = c/ l c = l v c等于3×108m·s-1 比色法,可见吸光光度法 400 ~ 760nm 可见光 紫外吸光光度法 200 ~ 400nm 近紫外 真空紫外光谱法 10 ~ 200nm 远紫外 X射线光谱法 0.1 ~ 10nm X射线 中子活化分析,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