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場鑄節塊懸臂工法
懸臂式橋梁工法發展至今已有年以上的歷史了。
??????? 1928年Freyssinet就運用懸臂工法的概念建造法國Plougastel橋。初期的懸臂式預力橋梁,其兩懸臂端的連接是以鉸接方式結合,這是由於懸臂式預力橋若以鉸接方式結合,其每一橋柱及其兩側的懸臂梁在施工階段可視作一個靜定的結構個體,在分析及計算上較固接結合便捷,但此種連接的方式將使得橋面因混凝土潛變乾縮等長期行為而產生較大的垂直變位(相對曲率)導致高低起伏的情形,直到1962年,由於結構分析方法之精進,法國的Lacroix Falgarde橋和Bouguen橋成功的以固接的方式來結合,成為剛架構造的橋梁結構型式。
懸臂式橋梁工法的發展,在初期是使用預鑄節塊懸臂式工法,這是將每塊節塊在預鑄場內澆置完成後,再運至工地現場進行吊裝,而直到1964年,場鑄節塊懸臂式工法才開始被運用在橋梁的建造上,此種工法特別之處是使用”工作車”來進行現場混凝土箱型梁的澆置,而非在預鑄廠製作懸臂節塊。
??????? 國內懸臂式橋梁工法之引進,始自19662.1工法之優點
懸臂工法由於除柱頭節塊外,全部以工作車施築,故除柱頭節塊外皆無需架設支撐,且每一懸臂節塊長度不大,較可適應線形的變化,根據國內外的施工經驗,懸臂式橋梁施工法主要有下列各項優點:
1.??????跨越 河流、深谷或地質軟弱之橋址以及都市街道交通流量較大處之橋梁。
2.??????逐節循環施工,作業程序固定,工人反覆操作易於熟練,可達到標準極高之品質與效率。
3.??????以工作車作業,施工場地集中,節塊依序推進,故管理與監督均較方便,可提高效率及施工品質,混凝土之養治較容易。
4.??????藉由懸臂端工作車之載重及預力,可探知混凝土之品質及預力之大小,故在施工過程中,具檢核之效果。
5.?????模板可反覆使用,發揮類似活動模板之功能,可達到施工快速及高經濟效益。
6.?????工作車可加設施工棚架,使得施工受天候之影響較少。
7.?????倘橋梁結構採連續剛構設計,可避免因橋梁中央之鉸接而產生過大的相對曲率,增加行車的舒適性。
8.????施工時,縱坡線型之調整較為容易。
優2.2工法之適用性
場鑄懸臂工法是用工作車將橋梁的整個上部結構於現埸澆置完成,由於工作車所澆置的每一節塊長度可視橋梁跨徑大小及節塊重量予以配置約2.5~5.0公尺左右,所以用此工法所建造之橋梁,其平面曲率半徑可較小,一般可低達250公尺左右,亦有小至150公尺的例子,惟曲率半徑若在250公尺以下,則因工作車偏角過大而需以特殊方法輔助錨碇作業,雖然如此,此工法可說是除現場支撐工法外,在所有工法之中適合於曲率半徑最小的工法。
????? 此工法在垂直坡度上的限制約在6.8%左右,即傾角約3.9度,由於橋梁兩端皆有工作車,若橋面縱向坡度超過限制,則兩端工作車在推移時可能發生倒退或前滑的情形,所以就安全上的考量,垂直傾角以不超過此角為宜。
????? 60公尺以上,一般跨徑長度都在70公尺以上到200公尺,最大可達250公尺左右較具有其經濟性。
3 懸臂施工法有何特點?
.3 懸臂工法之施工方式
懸臂工法之施工方式可分為平衡施工法與不平衡施工法兩種,由於計算複雜度上的考量,早期大多數都以平衡施工法來施作,但由於此種施工方式在人力及機具的調配上有較大的限制,故在目前實際的運用上多採不平衡施工法施作。
1.?
如左圖所示,平衡施工法是以二部工作車同時配置於柱頭節塊上,以左右二節塊同時作業採對稱式施築,再推移工作車,此法因二部工作車需同時配置,故需較長之柱頭節塊,且由於兩側作業程序相同、人力及機具調配遭受限制且缺乏彈性,所以所需機具人力較多。針對此一缺點,工程界在實際的運作上常做了一些調整,以每一墩柱用一組人力輪流於兩端施工來改善人力及機具調配上的限制,即依:左端混凝土澆置→右端混凝土澆置→左端施拉預力→右端施拉預力→左端工作車推進→右端工作車推進,以一左一右的方式施工,而非達到同時施工的完全平衡狀態,此種方法將會產生不平衡力,開始演變為不平衡施工法。
2.? 不平衡施工法:
如左圖,不平衡施工法是在柱頭節塊上先組立一部工作車,施築一節塊後向前推進至下一節塊位置,再於柱頭節塊上相反方向組立第二部工作車,施築一節塊後推至下一節塊位置,由於此工法於設計分析時通常只允許一個節塊的不平衡載重,故節塊向兩側延伸時必須以一左一右方式交錯進行完成節塊作業,如圖2.3。這種施工法的柱頭節塊長度之需求較短,以節塊長3.2 m為例,柱頭節塊長度僅需約8.2 m即足夠。此外,這種方法對於作業人力、機具之調配具較高之靈活度,也較符合經濟效益,但是也由於在柱頭節塊兩端節塊數目、重量並不平衡,所以墩柱底部在施工期間將承受較平衡式施工法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