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赵镇南)5.5 湍流以及动量和热量传递的类比.pptVIP

传热学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赵镇南)5.5 湍流以及动量和热量传递的类比.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5.5节 (17) * 5.5 湍流以及动量和热量传递的类比 湍流是存在最普遍的流动状态 湍流时流体的动量、热量交换水平都大大高于层流时 湍流运动规律十分复杂,它的机理迄今尚未被完全掌握 长期以来人们多从统计规律的角度去研究湍流现象 已经对湍流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第五章 5.5节 (17) * 5.5.1 湍流流动和传递特征 湍流运动状态 湍流总是非稳态的 稳定的湍流是指时均意义上的稳态 二维湍流流场中物理量时均值的表示: 脉动量的特性是在足够长时间内的时均值等于零 第五章 5.5节 (17) * 流体湍流时分子动量传递和由温度梯度引起的热扩散(即导热)作用比因湍流脉动导致的动量迁移和热量传递作用小得多,弱得多。 把流体湍流脉动导致的动量和热量的附加传递分别称为湍流附加切应力或雷诺应力,和湍流附加热流。 第五章 5.5节 (17) * 若把湍流附加切应力也表示成与层流分子粘性扩散引起的切应力完全相同的形式,并与之相叠加: ?t 和 a t分别被称为湍流动量扩散率和湍流热量扩散率 第五章 5.5节 (17) * 于是 湍流传递问题的求解方法 如果各物理量采用瞬时值, 5.4节中导出的方程组原则上也适用于湍流。 用时均量与脉动量之和代入方程,会出现多个新未知量(两两脉动量乘积的时均值),使方程组不再封闭。 第五章 5.5节 (17) * 引入湍流动量扩散率和湍流热扩散率的概念就是为解决方程组封闭性提出的办法之一。 工程上还有另外一条计算湍流换热的途径,这就是类比方法(analogy),或称比拟方法。 第五章 5.5节 (17) * 5.5.2 动量与热量传递的类比 何谓两种现象可类比,或者可比拟 ? 两种不同性质的物理现象能够用形式相同的无量纲方程和边界条件描述. 沿平壁湍流时的动量和能量微分方程能够表示成如下形式: 第五章 5.5节 (17) * 湍流普朗特数: Prt ??t /at . 非物性,0.9 ~1.6, 取作1是可接受的近似. 若Pr=1,则两式有完全相同的解,即无量纲速度场与无量纲温度场重合,故两者在壁面上的的梯度也必定相等,即 第五章 5.5节 (17) * 于是 Pr =1条件下的简单类比,称雷诺类比. 对于Pr≠1的更普遍的情况,称为 契尔顿? 科尔本比拟. 斯坦顿数 St ? Nu / (Re Pr) . j ?因子 第五章 5.5节 (17) * Allan Philip Colburn (1904 - 1955) born in Madison, Wisconsin, US on June 8, 1904. received his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1927 and his Ph.D. in 1929. he brought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American engineering work, the fundamentals of momentum and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long with thermodynamic principles. 第五章 5.5节 (17) * Sir Thomas Edward Stanton (1865-1931) A British Engineer, Sir Thomas Edward Stanton was born at Atherstone in Warwickshire, England on December 12, 1865. ?Stantons main field of interest was fluid flow and friction and the related problem of heat transmission. 第五章 5.5节 (17) * 5.5.3 类比关系的应用 类比关系通过斯坦顿数在流动阻力和表面对流传热系数之间搭起了一座桥. 类比率既可以用于层流换热和湍流换热,也可以用于内部流动换热或者外部流动换热,但是要求其阻力必须全部来自于流体的粘性摩擦. 从式 (5-4-19/21) 相比较可以得出层流外部流动的类比率关系式: 第五章 5.5节 (17) * 不同情况下的摩擦系数关系式很多,应用时须注意区分局部值和平均值. 对湍流,须注意区分转折的情形: 该式等效于 第五章 5.5节 (17) * 类比率也用于管内对流换热,必需先得到管内摩擦系数关系式。达西摩擦系数 f 与管截面平均流速之间具有如下关系: Cf = f / 4 管内换热的类比关系式 第五章 5.5节 (17) * Re≤2×104 R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