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药剂对小麦种子蚜虫及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摘要 介绍了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禾佑)等5种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种子纹枯病、蚜虫的防治效果,并结合12.5%井冈蜡芽菌、25%吡蚜酮春季防治。结果表明:使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禾佑)等5种药剂拌种安全性比较强,且能起到一定的增产效果。拌种处理加春季防治的田块在小麦孕穗期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效,说明药剂拌种有效控制了虫口基数,对后期防治较为关键。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拌种处理加春季防治有效控制了纹枯病的发展,且持续性较强,因而对纹枯病的防治要以拌种为主,并结合春季防治。
关键词 小麦;拌种;纹枯病;蚜虫;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2;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96-02
近几年来,随着秸秆还田程度的不断加大,长期的稻麦连作,致使田间小麦纹枯病的病原越来越多[1],小麦纹枯病已成为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病害之一[2],严重影响小麦的高产稳产。同时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天气的干旱,再加上小麦蚜虫抗药性的提高[3],蚜虫特别是穗蚜发生较重,难以有效控制虫口[4-5]。一般年份小麦在纹枯病和蚜虫防治上要达2 次以上,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小麦品质的要求也在提高,农药减量控害迫在眉睫,如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成为当前植保工作的焦点问题。本文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防治以纹枯病、蚜虫为主的小麦病虫,实现了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达到农药减量控害的要求。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田选择在灌南县新集镇花园街一农户田地,面积约为1 333 m2,地势平坦,土壤性质和肥力均一致,常年纹枯病、蚜虫等病虫害发生较重;前茬水稻于2015年10月8日收割。
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济麦22,为本地区常见品种。供试药剂为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先正达公司)、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拜瑞)(拜耳公司)、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禾佑)(世科姆作物科技有限公司)、邦盛1号(南京科维邦农药有限公司)、70%吡虫啉可分散粒剂(福蝶)(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吡蚜酮(无锡玉祁生物有限公司)、12.5%井冈蜡芽菌(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中12.5%井冈蜡芽菌、25%吡蚜酮为2015年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7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 mL/10 kg种子兑水100 mL拌种+25%吡蚜酮300 g/hm2喷雾和12.5%井冈蜡芽菌3 kg/hm2喷雾春季防治;处理2: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 mL/10 kg种子兑水200 mL拌种+25%吡蚜酮300 g/hm2喷雾和12.5%井冈蜡芽菌3 kg/hm2喷雾春季防治;处理3: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5 mL/10 kg种子兑水75 mL拌种+25%吡蚜酮300 g/hm2喷雾和12.5%井冈蜡芽菌3 kg/hm2喷雾春季防治;处理4:邦盛1号40 mL/10 kg种子兑水100 mL拌种+25%吡蚜酮300 g/hm2喷雾和12.5%井冈蜡芽菌3 kg/hm2喷雾春季防治;处理5:70%吡虫啉可分散粒剂25 g/10 kg种子兑水100 mL拌种+25%吡蚜酮300 g/hm2喷雾和12.5%井冈蜡芽菌3 kg/hm2喷雾春季防治;CK1:清水拌种+25%吡蚜酮300 g/hm2喷雾和12.5%井冈蜡芽菌3 kg/hm2喷雾春季防治作对照组;CK2:清水100 mL/10 kg拌种作空白对照。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共21个小区,小区面积 66.7 m2。
1.4 施药时间
本试验于2015年10月18日在室内拌种包衣,放置24 h晾干后于10月19日下午播种,播种后1周内无阴雨天气;翌年春季3月28日,结合纹枯病和蚜虫发生情况开展春季防治1次。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随机固定3个样点,每个样点调查0.11 m2,在小麦三叶期,调查单位苗数,并折算苗量;在分蘖期,调查总株数及总蘖数,计算单株茎蘖数;在拔节期,调查分蘖主茎蘖数,计算单茎蘖数和群体数量;在黄熟期测量平均株高、穗粒重、千粒重、平均产量。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点调查20株,每小区共计100株,调查小麦蚜虫和纹枯病发生情况,计算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
药剂拌种处理后,除3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