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想对清末外交思想近代化的积极影响.docVIP

中国传统思想对清末外交思想近代化的积极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思想对清末外交思想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摘 要 提倡“自给自足”导致“重农抑商”,鄙弃“奇技淫巧”导致“重道轻器”,反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导致“变法图强”者势微的中国传统思想,在近代以来屡被以“阻挠中国社会近代化”为由而备受批判。因而,看似并无内生力的中国传统思想对清末外交思想近代化的影响也常常被学术界视为消极为主。然而事实上,传统思想对清末外交思想的近代化也产生过相当大的积极影响。本文将着重研究传统思想对于清末外交思想近代化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清末 中国传统思想 外交思想 近代化 积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7.02.068   Abstract Advocate self-sufficiency led to restraining commerce, disdain diabolic tricks and wicked craft causes despising against the cause not get into a rut, dare to innovate 1898 potential micro China traditional thoughts in modern times has been to obstruct China social modernization on the grounds and criticism. Thus, there seems to be no internal drive China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influence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Ideological Diplomac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ften were regarded as negative. However, in fact,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diplomatic thought of modernization has also had a considerable positive impact.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thought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diplomatic though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Keywords late Qing dynasty; Chinese traditional thoughts; diplomatic thoughts   清末外交官主要由受以儒家正?y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士大夫组成。因而,清末的外交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尽管,随着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和殖民者的侵略剥削,近代中国的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不断降低,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日益丧失,晚清外交总是给人以一种乏善可陈的直观感受。但事实上,以士大夫为主体的晚清志士仁人,在通过洋务运动开始经济近代化,通过戊戌变法尝试政治近代化,兴办新式学堂实施文化近代化的同时,也在努力转变外交思想,实现外交近代化。而看似并无内生力的传统思想却为清末外交思想的近代化给予了养料。   在中国古代的中原地区,官方正统儒学占统治地位。在此思想的影响下的外交思想表现出以“王者不治夷狄”为核心的特点。一方面,“华夷之辨”体现了古代中国 “天朝上国”的中国中心主义,不平等的外交观。另一方面,“不治夷狄”又体现了一种反对以武力手段开拓疆域,崇尚“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推行“羁縻”政策,结与友邦,实现君临天下的目的的一种尚和重信的精神。而后一个方面,在中国外交近代化问题上,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积极影响。   尚和,即崇尚和平,尽量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这种思想在敌强我弱的局势之下,妥善运用,可以产生一定的积极效果。在尚和的外交思想作用下,清末外交思想很快吸收了对西方国际关系学影响最大最持久的均势理论,并为“以夷制夷”赋予了新的内涵,产生了新的外交理论。在面临列强瓜分,国贫民困的情况下,尽量不进行直接军事冲突,而是在条约体系下,分析列强之间不断被激化的矛盾,对国际法进行充分而灵活的运用。合纵连横,有联有拒,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利益并且赢得强军备战的时间。李鸿章是“以夷制夷”的提倡者和实践者。典型案例如1872年日本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和1875年的马嘉理案。1872年,《江华条约》由日朝双方共同缔结。条约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李鸿章对此使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