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第五十七.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读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第五十七

精读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第五十七 ?? 什么是水胀?本篇所列的所有的病症都与水代谢失调有关。   一、说明了水胀、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等的病因、症候、病机以及其间的鉴别诊断等。   二、对肠覃和石瘕指出了治疗原则;对肤胀和鼓胀说明了针刺的方法。 精读内经.灵枢.水胀第五十七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石水,何以别之?   岐伯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黄帝曰:肤胀何以候之?   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冬冬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鼓胀何如?   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肠覃何如?   岐伯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石瘕何如?   岐伯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衄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   【点评】   ①肤胀:是寒气留滞在皮肤之内而出现肿胀的病症。其临床特点是腹部膨大,叩之中空不实,身肿,用指按压腹部,被压处凹陷不应手而起,皮厚而色泽无异常变化等 。   ②鼓胀:鼓胀系指肝病日久,肝脾肾功能失调,气滞、血瘀、水停于腹中所导致的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本病在古医籍中又称单腹胀、臌、蜘蛛蛊等。鼓胀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历代医家对本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把它列为“风、痨、鼓、膈”四大顽证之一,说明本病为临床重证,治疗较为困难。   ③肠覃([tán]):是现代医学所称的肠结核、卵巢囊肿、葡萄瘤。   ④石瘕([jiǎ]):类似子宫肿瘤。   【全文翻译】   黄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   岐伯曰: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血络也。   黄帝问岐伯道水胀、肤胀、膨胀、肠覃与石水,如何进行鉴别呢?   岐伯回答说,水胀发病之初,病人的下眼睑微肿,好像刚睡醒时的样子,人迎脉搏动明显,经常咳嗽,大腿内侧寒冷,脚和小腿浮肿,腹部也胀大,出现上述症状,说明水胀病已经形成。用手按压病人腹部,放开手时,被按压的凹陷随手而起,就好像按在盛水的袋子上一样,这就是水胀病的特征。   黄帝问肤胀病怎样诊断呢?   岐伯答道,肤胀病是因为寒邪侵入皮肤之间引起的,病人表现腹部胀大,用手叩击腹部就好像鼓一样中空而不坚实,全身浮肿,皮肤厚,用手按压腹部,放开手时凹陷不能随手而起,腹部皮肤颜色没有变化,这就是肤胀病的特征。   黄帝问膨胀病的表现是什么样呢?   岐伯答道膨胀病的腹部胀大和全身肿胀的表现与肤胀病相同。只是膨胀病的肤色青黄,腹部的青筋暴露,这就是膨胀病的特征。   黄帝问肠覃的表现怎样呢?   岐伯答道,寒邪侵袭肠体外面,与卫气相互搏结在一起,卫气不能正常运行,寒邪与卫气滞留在身体深处,附着于肠外,病邪逐渐增长,便生成了息肉。肠覃病初期,腹部的肿块像鸡蛋那样大,随着疾病的发展,肿块也逐渐增大,完全形成时,腹隆起好像怀孕一样。病程长的,可以历经数年。用手按压,肿块很坚硬,推之能够移动。月经仍旧按时来潮。这就是肠覃的特征。   黄帝问石瘕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   岐伯答道,石瘕病灶在子宫中,由于寒邪侵犯子宫口,使子宫口闭塞,气血不能流通,本应按时排泄的恶血不能排泄,以致凝结成块而滞留在子宫中,随时间而逐渐增大,腹部隆起也像怀孕一样,但是月经不能按时来潮。患这种病的都是女性,可以用通导攻下以祛除瘀血的方法治疗。   黄帝问肤胀和膨胀病,可以运用针刺的方法治疗吗?   岐伯答道,治疗这两种疾病,应首先用针刺泻除胀大的血络,然后再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调理相应的经脉。但是,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治疗,都必须首先用针刺祛除血络中的瘀血。   【总结】   本篇主要讲的是腹部的水代谢失调。   可问题是,为什么会水代谢失调呢?其实,主要是和经络不通有关。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经络不通呢?主要是气滞血瘀和受寒所致,比如:石瘕、肤胀、肠覃都是如此。   在我们的临床中,经常会遇到上述这些病,它们的一大共性,就是腹部的坚硬。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肚子软如棉百病都不缠”(/doc_2054.aspx)讲的就是腹部经经络畅通与健康的关系,大家不妨看一下。   腹部密布着淋巴管,它属于人体的下水道。通常,人们都关心的是如何摄入,但很少人关心如何代谢。像很多的慢性病,都属于代谢疾病,与代谢功能失调有关,而之所以代谢失调,多数原因都是经络堵了。   通经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