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要点.ppt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要点.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防控要点

案例一:一起HIV针刺伤引发的思考 抱存侥幸心理:不少人认为这个社会并没有多少人患HIV,小概率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警惕性不高。 据WHO报道,被HIV阳性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这个几率看似很小,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发生HIV,由此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有多大??? 身体健康状况得不到保障 经济负担的增加 劳动力的丧失 家庭关系的处理 …… 案例一:一起HIV针刺伤引发的思考 防护措施知晓率不高:虽然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被锐器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但美国CDC的评定表明,62%-88%的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有哪些措施可以更好地预防针刺伤呢?多数医务人员并未主动去学习相关知识。 针刺伤后未及时处理:多数发生针刺伤到院感科上报的人员并未进行全面、规范的处理。多数人是不知道紧急处理的措施,也有人认为都已经发生了就没法补救了…… 案例二:丙肝针刺伤 某医生值夜班后,第二天给一丙肝患者进行血气分析,不慎被沾有病人血液的针头刺伤,当时做了局部处理(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反复流动水冲洗、然后消毒液消毒)到我科进行登记,做了本底的检查,二个月后复查HCV-IgG阴性。 然而第三个月出现肝炎的症状,并且丙肝的一系列检查均为阳性,被诊断为感染了丙肝病毒,立即给予干扰素进行治疗十个月,复查治愈,花费近十万元,虽然医院给予全报,但用药的副作用很大。 未执行规范 案例三:针刺伤他人——纠纷 一名护士将拔下的输液器拿在手中在楼道大阔步前进,结果针头正好扎伤了迎面而来的一病人家属,所幸的是该病人HIV、HBsAg等皆阴性。但此人仍不依不饶,和护士争吵,这起针刺伤带来的纠纷最后通过私人关系私了。 这个案例说明,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医学知识在逐步提高,从侧面给我们院感人员也敲了一次警钟。 暴露前的预防 一、标准预防: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均具有传染性,凡接触上述物质者均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接触病源的预防措施: 1、对有血液或唾液污染的环境表面及医疗用品用消毒剂严格消毒 2、使用防护用品: (1)进行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粘膜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穿隔离衣。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并戴上新的手套。 (2)如皮肤破损,尽量避免进行外科手术等操作。 (3)对血液有可能外溅或形成气溶胶时(如进行内窥镜检查、拔牙、镶牙),应戴口罩、护目镜或面罩。 (4)尽量减少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口对口呼吸,而借助使用口器、人工呼吸用的皮球或其他辅助呼吸用具。 (5)接触过血液或体液需要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或医疗卫生用品,先用清水冲洗,再经高温或消毒剂消毒。操作时要戴手套和穿围裙。 暴露前的预防 三、接触过血液或体液的医疗用品的处理: 1、无经济价值的物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包好,贴上标志,集中处理。 2、被污染的被服装入污物袋内,扎紧袋口,做好标记,送洗衣房,置于专用洗衣机用消毒洗涤剂清洗消毒。 3、用后的针具应置于锐器盒中,集中处理。 4、需要重复使用的仪器或医疗用品,严格消毒处理。一般用于乙肝的消毒药物,完全可以用于HIV的消毒。 暴露前的预防 四、要特别注意防止尖锐物品划伤或刺伤。 五、尽快脱下被血液、深层体液污染的手套。脱掉手套后,即使手套没有破损,也要马上清洗双手。 六、血迹清理: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七、血标本的运送:应放在带盖的试管里,置于密封的容器内送到化验室。手持化验标本时应带手套。 八、艾滋病病人死亡后,参照病毒性肝炎的处理方法处理病人尸体。 暴露后的预防 接触后的应急处理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粘膜。 ?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轻挤 冲洗 消毒 用药 上报 暴 露 类 型 暴露源轻度 暴露源重度 暴露源不明 无症状,病毒载量低 有症状,病毒载量高 污染物来源不能检测 1级 粘膜和损伤的皮肤污染量少, 时间短 自行决定 基本用药 无确定的方案:如果污染物来自高危病人或有高危病人的地方建议使用基本用药方案 2级 粘膜和损伤的皮肤污染量多, 时间长 基本用药 强化用药 3级 皮肤刺割伤,伤口深,见血液 强化用药 强化用药 HIV暴露后的预防 根据暴露级别、暴露源轻重,确定用药方案 用药方案 ——基本用药方案 双汰芝(AZT+3TC),300mg/次,每日2次,共28天 ——强化用药方案 基本用药方案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共28天 开始给药时间及持续时间 暴露后预防开始用药时间越早越好,最好不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