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省安平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VIP

2017年河北省安平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河北省安平县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4课《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诗经二首 ?[教学目的]?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即《诗经》的表现手法。? 3、掌握下列字、词的音和义:关鸠、窈窕、逑、荇莱、寤寐、蒹葭、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诵读的要领,掌握诵读技巧。? 2、《诗经》的内容理解。? [教学时数]??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今天我们学习的二首诗均出自于《诗经》。? 二、解题? 《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郎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 《论语》说:“不学诗,无以言。”占人认为经过诗教,可以导致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学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范读课文,结合注释,扫除文字障碍。 雎鸠(jiū):一种水鸟。?????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荇(xìng)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ǔmèi)这里指时时。寤,醒着。寐,睡着。???蒹葭(jiānjiā):芦苇。? 唏(xī):干。??????????????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佸(sì):水边。????????????? (2)初步感知诗歌的形式特点。? ①题目取自于句首。?②基本句式是四言。? ③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章节,意义和字面上都只有少量的改变。? ④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3)概括每首诗的主要内容。? 《关雎》写的是诗人对河边摘荇菜的美丽姑娘的爱恋。? 《蒹葭》是一篇美丽的情歌,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 四、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口译全文。? 第二教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具体研习? 1、从内容上来说这二首古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表达了作者对所爱之人的思念。? 《关雎》里有“寤寐求之”、“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诗人从夜不能寐到主动接近,表达了对采荇菜姑娘的无限倾慕和大胆追求。? 在《国风》中,最集中的是关于恋爱和婚姻的诗。在《诗经》时代,在某些地域,对男女交往的限制还不像后代那样严格,由此我们在这些诗中可以看到年轻小伙对美丽姑娘的大胆追求。? 《蒹葭》“溯洄从之”、“溯游从之”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址”表达相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 2、从总体上说,社会的制约是逐渐严格起来的,恋人们对自己的行动,不得不有所拘束。于是我们在《国风》里看到许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恐怕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一切诗歌的艺术风格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形成的。明朗热烈的风格,必是情感自由奔放的产物;含蓄委曲的表达,总是感情压抑的结果。? 3、《诗经》里大量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它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的开头。? 《关雎》中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借眼前景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时关雎和鸠,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 《蒹葭》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绘在一个秋日的清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芦苇丛却呈现出冷寂与落寞的气氛。? 4、《诗经》的语言特点。? 学生朗读归纳,体会作用。? (1)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以四言句为主干。可由此推想,当时演唱的《诗经》音乐旋律是比较平稳的、简单的。? (2)常采用叠章的形式,即重复的几章节,意义和字面只有少数的改变。? 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在现代歌曲中,还常看到这种情况,这说不上影响,却有古今相通的道理。? 通过小组朗读体会。? 作为歌谣,为了获得声音上的美感,《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扼抵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 学生从课文中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