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航空法学课
民用航空法教程 本次讲座内容: 第一部分 对讲航空法课程的几点提醒 第二部分 航空法内容的简介 第一部分 对讲航空法课程的几点提醒 1、需要先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术语 涉及到的一些法律术语 例如 自然人 1、人 法人 2、物 3、债 4、侵权 第一部分 对讲航空法课程的几点提醒 2、多准备一些教参 第一部分 对讲航空法课程的几点提醒 3、航空法理论性较强,案例教学会比较生动。 4、有所取舍,详略得当。 第二部分 航空法内容的简介 民用航空法 民航法内容的内在逻辑简介: 民航法内容的内在逻辑简介: 飞行要遵守规则:空中航行规则问题 航空运输是个合同关系:航空运输合同问题(例如航班延误问题) 如果发生事故,涉及受害人赔偿问题: 对地(水)面第三人的损害赔偿 民航法内容的内在逻辑简介: 为避免人为干扰而产生了民用航空安全的保障问题:民航航空安全的刑法保障 事故发生后: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 为避免事故给航空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及确实保障受害人的利益:引入了航空保险制度。 最后是通用航空的建设与发展问题。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航空法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航空法渊源 第三节 航空法体制 第四节 中国民用航空法律法规 第一节 航空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民用航空法主要是调整民用航空活动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是关于航空器及其运行的法律规则的总合;是规定领空主权、管理空中航行和民用航空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一节 航空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特征 国际性 独立性 综合性 平时性 国际性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空。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空享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第2条)这一条规定完全与《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第1条规定相一致,构成了领空主权原则的国内法和国际法坚实的法律依据。 国际性 ②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缔约各国承允在关于航空器、人员、航路及各种辅助服务的规章、标准程序及工作组织方面进行合作,凡采用统一办法而能便利、改进空中航行的事项,尽力求得可行的最高程度的一致”,并为此制定了国际标准和建议措施(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关于空中航行的法律制度(第二、四、五、六、七章),符合上述规定。 国际性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关于航空运输损害赔偿制度(第九章),完全参照了国际航空运输《华沙体制》规定,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规则相统一,采取的都是客观责任原则,只是规定的责任限额有所区别。 国际性 ④ 参照1948年《日内瓦公约》,建立了《民用航空器权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章)。 国际性 ⑤ 关于刑事犯罪的规定,与我国加入的国际航空安全保卫公约相一致。我国已于1987年6月23日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规定确立了公约规定的管辖权。我国1997年《刑法》亦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第9条)。 空气空间无疆界、无天然屏障的特殊性,决定了航空法的国际性,这种国际性使它成为整个国际法的缩影。 三、民用航空法调整对象 第二节 航空法渊源 1.多边国际公约 2.双边协定 3.国内法及法院判例 4.国际法的一般原则和习惯法 第三节 航空法体制 国际航空法的法律制度体系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 以芝加哥公约为主体的国际民用航空基本体制——芝加哥公约体制; 以华沙公约为主体的国际民用航空损害赔偿体制——华沙体制; 以海牙公约和蒙特利尔公约为主体的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体制 一、国际民用航空基本体制 1、1919年巴黎公约 2、1928年泛美航空公约 3、1944年芝加哥公约 4、《国际航空运输协定》和《国际航班过境 协定》 5、其他多边、双边航空运输协定。 二、国际民用航空损害赔偿体制 1、1929年华沙公约及其主要内容 2、1955年海牙议定书对华沙公约的修改 3、1952年罗马公约与客观责任制度 三、国际民用航空安全体制 1、三个反劫机公约 1963年《东京公约》(全称《关于航空器内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 1970年《海牙公约》(全称《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1971年蒙特利尔公约及1988年补充蒙特利尔议定书 2、1991年《蒙特利尔公约》,全称《注标塑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及内容.ppt
- 能源计量与企业节能减排.pptx
- 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用.ppt
- 能源因素识别(承钢用).ppt
- 脉冲输出指令库用法.doc
- 肥料学的基本知识(第二课).ppt
- 脑卒中并发症及护理.ppt
- 能力与提高.ppt
-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外围).doc
- 能源与环境6-1-2015.04.09.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