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文化简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傈僳族文化简史

我的民族,我的骄傲!;形象塑造;;一、三江峡谷之骄子;(1)居住环境;(2)人文环境 ;(3)历算方法——自然历法(花鸟历);(4)传统节日;二、族称和语言文字;历史中的傈僳史料;语言文字;;文字的介绍;;;;三、族源与社会概况;族源的神话传说;社会概况;宋、元两代汉文史籍中少有傈僳族的记载,14世纪后才逐渐多起来。 15~16世纪中叶,居住在丽江、维西一带的傈僳族,受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大批傈僳族沦为木氏土司的农奴和奴隶。16世纪丽江土知府木氏与西藏农奴主争夺各地统治权进行了长期的争斗。大批傈僳族人民被迫参加了这场争夺之战。不堪忍受战争的苦难的傈僳族人民,在其氏族首领刮木必(乔氏族首领)的率领下,于公元1548~1549年,从金沙江渡过澜沧江,翻越碧罗雪山,进入了怒江。 ;19世纪以来,以维西傈僳族农民恒乍绷、永北傈僳族首领唐贵、丁红贵、谷老四为首的几次起义失败后傈僳族中的一部分虎、熊、鼠、猴、雀、蛇、羊、蜂、鸡、鱼、菜、麻、竹等17个氏族,相继迁入怒江。 19世纪中叶和末叶,有几批傈僳族向西越过高黎贡山,进入缅甸境内。另有几批傈僳族向南沿澜沧江,怒江进入沧源、孟连,再进入老挝、泰国境内,形成一个跨境而居的民族。;四、傈僳族文学的分类与特征; (1)口头文学包括: 神话、传说、歌谣、抒情长诗、叙事长诗、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谚语、谜语等。 (2)以上各类体裁按文替可归为韵文体和散文体两大类。韵文体包括民间歌谣、抒情长诗、叙事长诗、谚语、谜语;散文体包括民间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文学特征;(3)多姿多彩的动物故事。在傈僳族民间故事中,动物故事极为丰富,也格外有趣。千奇百怪的动物在傈僳族作品中出现,广为风传。 (4)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密切的光系。这一点主要是崇拜自然,信奉神灵,几乎一切自然现象都有灵魂,并且一切宗教祭祀活动都极为隆重。而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天主教,基督教相继传入傈僳族地区,对傈僳族的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五、傈僳族文学史的分期与传承形式;(二)传承形式 (1木刮 意为“古歌,古调,老人唱的歌”这是一种叙事歌乐,多在较严肃的集会场合,由一个或两个男性老年歌手领唱,其余男性群起合唱(女性大多不唱古歌)。其内容大多是叙家谱,摆史记,谈婚丧,讲生产等。 (2哟依 即“哼歌”,哼悲欢的歌吟唱这种歌曲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严肃的大集会场所对唱,一般由老年人围坐在火塘边,一边饮酒喝茶,一边回忆过去,缅怀往事时吟唱,另一种是青年男女也可以参加吟唱,领唱一句,合唱一句,双方一问一答。由于这种歌曲委婉、深沉、感伤,多用来演唱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3切哦 即撒歌,意为“抒发心底话的歌”这种歌原为男女约会、互相倾诉爱慕之情时低声歌唱。现今求亲、访友、婚礼、喜庆、节日集会也唱这种歌。有领唱,也有合唱。 (4摆时 意为“大声唱出要说的话”,这种歌热情奔放,亦于表露内心激情,除了丧葬、祭奠外,都可以唱。 (5礼俗歌 是在婚丧嫁娶、建房盖屋的活动中唱的歌。包括丧葬歌、祭祀歌、招魂歌、迎亲歌、盖房调等。 (6儿歌 这是傈僳族儿童唱的歌。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