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_切削液
第八章 切削液 第一节 切削液及其选用 1)水溶液:它的主要成分是水,并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防锈剂,其冷却性能好,润滑性能差,呈透明状,常在磨削中使用。 2)乳化液:它是将乳化油用水稀释而成,呈乳白色。为使油和水混合均匀,常加入一定量的乳化剂(如油酸钠皂等)。乳化液具有良好的冷却和清洗性能,并具有一定的润滑性能,适用于粗加工及磨削。 3)切削油:它主要是矿物油,特殊情况下也采用动、植物油或复合油,其润滑性能好,但冷却性能差,常用于精加工工序。 第二节 作用机理 1.冷却作用:在工件切削加工过程中,能及时而迅速的降低切削区的温度,即降低通常因摩擦引起的温升、冷却也影响切削效率,切削质量及刀具寿命。 在刀具材料的耐热性较差、工件材料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以及两者的导热性较差的情况下,切削液的冷却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切削液冷却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它的导热系数、比热容、汽化热、汽化速度、流量、流速等。一般地说,水溶液的冷却性能最好,油类最差,乳化液介于两者之间而接近于水。 切削液本身的温度对冷却效果影响很大。过高,冷却差;过小,粘度大,冷却差。 2.润滑作用:能减少切削刀具与工件间摩 擦。润滑液能浸润到刀具与工件及其切屑之间,减少摩擦和粘结,降低切削阻力,保证切削质量,延长刀具寿命。 金属切削时切屑、工件与刀具间的摩擦可分为干摩擦、流体润滑摩擦和边界润滑摩擦三类。真正的干摩擦只发生在绝对清洁的摩擦表面间,这时摩擦系数很大。如在真空中两金属表面间的摩擦系数可达10—100 切削液的润滑作用,只是在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存在油膜形成流体润滑摩擦时,才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但在很多情况下,当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承受的载荷增加,温度升高,油膜的厚度便要减薄。如载荷与温度继续增加,则油膜厚度进一步减薄,一直到相当于金属表面的凹凸不平度时,流体油膜便部分地被破坏,而由凸起的金属峰尖直接接触,起不到良好的流体润滑作用。 但是由于润滑液的渗透和吸附作用(见下一页PPT),部分接触面仍存在着润滑液的吸附膜,起到减小摩擦系数的作用,这种状态就称之为边界润滑摩擦。边界润滑时的摩擦系数值大于流体润滑,但小于干切削。 在金属切削加工中,大多属于边界润滑。 切削液渗入的途径 见课本图8-1 1.前后刀面的毛细管现象 2.切屑和前刀面相对运动产生泵吸现象 3.第一变形区剪切面的渗透 边界润滑一般分为低温低压边界润滑、高温边界润滑、高压边界润滑和高温高压边界润滑四种。 一般的切削油在200℃左右即失去其润滑能力,因此只适用于低温低压边界润滑摩擦。 而在某些切削条件下,切屑、刀具界面间可达到600—1000℃左右的高温和1.5—2.0GPa(150—200kgf/mm2)的高压,这就形成了高温高压边界润滑,或称极压润滑。 在流体润滑中,润滑液的承载能力,随润滑液的粘度增加而增加。而在边界润滑中,由于不存在完全的油膜,其承载能力已与油的粘度无关,而取决于润滑液中的“油性”。所谓“油性”,是指在动植物油脂中,包含着对金属有强烈吸附性的原子团,能在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形成物理吸附膜,即润滑膜。 在一般金属的低速精加工(低温低压)切削时,主要是添加动植物油脂的油性添加剂(或直接采用动植物油)。(称为物理吸附作用) 但是,大多数难切削金属的加工,属于极压润滑状态,此时油性添加剂在金属摩擦表面所形成的润滑膜,也将被高温高压所破坏,这就必须依靠极压添加剂形成另一种性质的润滑膜。这层润滑膜是极压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进入切屑、工件与刀具界面间,和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所生成的氯化铁、硫化铁等化学吸附膜,使边界润滑层具有较好的润滑性。(称为化学吸附作用) 由上述分析可知:大多数的金属切削过程是在边界润滑摩擦条件下进行的,采用恰当的能适应这样摩擦状态的切削液,就有可能改善切削过程的摩擦条件,达到提高切削效果的目的。 3.洗涤作用:当金属切削中产生碎屑(如切铸铁)或粉屑(如磨削)时,要求切削液具有良好的清洗作用。使切屑或磨料粒子被冲洗而离开刀具和工件的加工区,以防它们相互粘结及粘附在工件、刀具和机床上妨碍加工过程的正常进行。 清洗性能的好坏,与切削浓的渗透性、流动性和使用的压力有关。为了增强切削液的渗透性、流动性,往往加入剂量较大的表面活性剂和少量矿物油,用大的稀释比(水占95%—98%左右)制成乳化液或水溶液,可以大大提高其清洗效果。为了提高其冲刷能力,及时冲走碎屑及粉屑,在使用中往往给予一定的压力,并保持足够的流量。 4.防锈作用:应有一定的防锈性能,防止工件和机床生锈。如提高防锈性能,还可 部分取代工序间防锈。 在气候潮湿地区,对防锈作用的要求显得更为突出。 第三节 切削液的添加剂 1油性添加剂和极压添加剂 油性添加剂主要应用于低压低温边界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池及锂电池基础知识培训.pdf VIP
- 拆分合同协议.docx VIP
- 日剧剧本___ハケンの品格.doc VIP
- 劳动教育整理与收纳.pptx VIP
- 部编版2025 初中历史七上 第6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课件(共2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刘氏字辈派语寻宗资料第廿七辑.doc VIP
- 先锋sc-lx89-79-fxj-zhtw功放中文说明书.pdf VIP
- XX医生正高职称主任医师评审答辩材料PPT课件(完整框架).pptx VIP
- 教室整理与收纳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实践.docx VIP
- 2024《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以X小学为例》12000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