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球环境变迁导论臭氧洞与酸雨.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球环境变迁导论臭氧洞与酸雨

全球環境變遷導論 臭氧洞與酸雨 魏國彥、許晃雄 編著 臭氧洞與酸雨 變化中的大氣成份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酸雨 結語 變化中的大氣成份 大氣中99%的氣體分子是由氮( 78.08% )、氧( 20.95% )、氬( 0.934% )組成。 對氣候變遷及生物影響最大的反而是一些微量氣體,比如二氧化碳、水汽、甲烷、臭氧、二氧化硫、氟氯碳化物(CFC)等。 變化中的大氣成份 自古以來,人類的活動或多或少改變了大氣成份,比如,焚燒森林、開墾田地,但是多是局部性的。 工業革命以來,能源需求大增,人類燃燒大量的化石燃料,科學技術的發展連帶產生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氟氯碳化物),世界人口也急遽增加。這些快速的發展,遠非地球史上任何時期可以比擬。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臭氧的時空分布 早期地球大氣主要成份為二氧化碳。 頻繁的火山爆發將大量的氮及水汽噴入大氣,大部份的氮留在大氣之中,水汽則凝結形成大片的淺海。 原始生物得以存活在水面之下,避免紫外線的殘害,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 早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逐漸減少,氧及臭氧則增加。臭氧吸收殘害生物的紫外線,生物的生存空間得以擴展到陸地。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臭氧的時空分布 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由地表附近向上遞減至對流層頂,再往上則又遞增,在高度20-50公里之間,形成暖空氣在上、冷空氣在下的穩定狀態,對流不易發生,這部份大氣稱為平流層。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臭氧的時空分布 在平流層中,一百萬個氣體分子大約只有10個是臭氧分子。 這些少量的氣體分子不斷的吸收對生物有害的紫外線,而且與其他氣體分子不斷的作用,透過氣體分子之間的碰撞,臭氧分子再將所吸收的熱量傳給其他氣體分子,使得鄰近大氣的溫度升高,平流層因此而存在。 此一過程在高度50公里附近效率最高,造成20-50公里之間的平流層氣溫往上遞增的現象。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臭氧的時空分布 大氣中90%的臭氧集中在平流層。全球平均而言,若以每單位體積(立方公分)所含分子數來算,臭氧濃度最高的區域在20-30公里之間。 在30公里以上,臭氧產生速率很快,但是破壞速率更快;在20公里以下,臭氧產生速率太慢,而且容易被大氣的垂直運動傳送到對流層。 最高值區在20-30公里之間,與平流層相比,對流層的臭氧濃度低了許多,但是仍約佔總臭氧量的百分之十,因此不能完全被忽略。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臭氧的時空分布 臭氧濃度有極明顯的季節變化。無論在南半球或北半球,總臭氧的極大值皆發生在春季的中緯度地區),可達460DU。 總臭氧在赤道最低約只有240 DU,而且以1-2月最少。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臭氧的時空分布 在空間上的實際分布,仍有其區域特性。 1月時,最多的臭氧集中在東北亞,該地區的南北及東西向的總臭氧梯度也很大。總臭氧最少的區域則在北半球的低緯度地區,而且東西方向的分布相當均勻。 7月時,則以南太平洋上空濃度最高。 總臭氧的季節變化以北半球較大。 臭氧的產生需要太陽輻射,為何總臭氧最高的區域反而在幾乎接收不到太陽輻射的冬半球高緯度地區?此一特性與南北半球大氣環流的特性有關。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平流層化學 波長短於100 nm (0.1 μm;1 nm = 10-9 m) 的太陽輻射在高層大氣中(100 公里 以上)大多被N2、 O2、N及O 吸收,形成了電離層及熱氣層。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平流層化學 O2擅長於吸收波長小於240nm 的短波輻射,變成兩個O: O2+ hυ→O + O (5.1) h(代表吸收的太陽輻射。氧原子O不太穩定很容易透過三體碰撞再與氧分子結合成臭氧: O+ O2+ M → O3 + M (5.2) 其中M可為任何氣體分子( 比如,N2 ),不參與化學作用,卻帶走上述反應所釋放出來的熱量,並透過碰撞將之傳至其他氣體分子。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平流層化學 在這個過程中,熱量立即被帶走,臭氧無法利用這些熱量再度分解成O及O2。 一次的化學反應(5.1)加上二次的化學反應(5.2)產生的淨效應,為將三個氧分子轉換成二個臭氧分子。在100公里至50公里之間,波長100-200 nm的短波輻射,大部份被O2吸收。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平流層化學 到了臭氧濃度較高之處,只剩下波長大於200nm的短波輻射,剩下的紫外線部份,則大都被臭氧吸收,產生光解反應(photodissociation reaction): O3 + hυ → O2+ O (5.3) 化學反應(5.1)及(5.2)使得大氣中O2含量降低,但是O2含量一直保持不變,顯然有其他化學反應過程產生O2,才能達成目前的穩定平衡狀態。 平流層臭氧的減少 平流層化學 牛津大學的Sidney Chapman 在1930年提出反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