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 第7课 高祖本纪.docVIP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 第7课 高祖本纪.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 第7课 高祖本纪

第7课 高祖本纪 1.本文虽然篇幅较长,但叙事性强,故事生动,而且文言基础知识丰富、全面。宜全面把握丰富、全面的语言知识,揣摩课文,弄懂文章的基本内容。 2.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之一。可以把理解刘邦形象作为学习重点,去把握他性格的复杂性,去认识他成功的原因,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赏析司马迁在刘邦身上表现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精神,领悟司马迁塑造刘邦的艺术手法,尤其是“互见法”的运用。 3.本文与《项羽本纪》《淮阴侯列传》在内容上相关相通,宜打通学习,以便更完整地认识刘邦形象。 一、人物名片 刘邦(前256~前195),字季,沛郡丰邑(现在江苏丰县)人。出身草莽,但胸怀大志,乘时势之风,起兵于沛县,败秦兵,取关中,受封汉王。公元前206年,出兵北上,攻占三秦,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他为人豁达,知人善任,最终打败项羽,夺取天下,开创了汉王朝四百多年的基业。在政治上沿袭秦制,大力发展经济,使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背景资料 战国以来,从分裂走向统一,从战争走向和平,从松散的分封制走向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是政治发展的大势;而对天下一统,风俗齐同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追求,是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主流。汉高祖刘邦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出台了一系列争取民心的政策和制度,在楚汉之争中,渐渐扭转了不利形势。垓下一役,他打败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王朝——汉朝。汉朝不仅在全国实现了政治统一,也初步完成了文化整合,为民族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知识链接 垓下之战 公元前202年10月,刘邦采纳张良计,乘项羽在鸿沟之盟后引兵东去,挥军追击,在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包围了楚军。刘邦与诸侯兵多粮足,楚军兵少粮尽。在汉强楚弱的形势下,汉军大将韩信为了彻底击败楚军,运用夺敌士气之谋,命军士在夜半皆唱楚歌。楚军将士听见四周歌声,更加思念家乡,怀念故旧。项羽听见歌声,大惊失色,神情沮丧,悲叹:“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遂不敢恋战,仅率800人冲出汉军包围。汉军乘敌士气沮丧,奋力追杀,消灭了楚军。 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解释其义。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同债;债务 (2)高祖常繇咸阳 繇同徭;服役 (3)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①坐同座;座位     ②诎同屈;理亏(不安)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①卤同掳;抢      ②憙同喜;高兴 ③解同懈;懈怠 (5)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①内同纳;接纳     ②距同拒;抵抗 (6)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详同佯;假意 (7)四月,兵罢戏下 戏同麾;指挥军队的旗帜 (8)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乡同向;趋向 (9)召诸县父老豪桀曰 桀同杰;才智出众的人 (10)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同安;不变更,不迁动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单父人吕公善沛令:交好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看不起 (3)夺其军,可四千余人:大约 (4)沛公方踞床,使两女子洗足:坐具,像板凳一类的东西 (5)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利诱 (6)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功劳 (7)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约期 (8)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只是 (9)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免除赋税徭役;和……一样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息 (2)徇 (3)属 (4)引 (5)辄 (6)解 (7)摄 (8)守 (9)相 (10)则 (11)因 (12)以 (13)然 4.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与今义。 (1)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古义: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域  今义:山东省 (2)常有大度,不事家人①生产作业② ①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一家的人 ②古义:谋生职业 今义:学生作业之类 (3)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古义:非议国政 今义:造谣中伤别人 (4)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古义:规约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古义:没有出息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之人 (6)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古义:有德行的人 今义:年纪大的人 5.请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归类。(只填序号) ①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②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③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④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⑤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⑥高祖竟酒,后 ⑦沛公然其计 ⑧大王起微细 ⑨沛公从百余骑 ⑩诽谤者族 ?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 ?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 ?会项伯欲活张良 ?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及见怪 ?夜往见良 (1)名词活用作状语:⑤? (2)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③④⑥⑩? (3)意动用法:①⑦ (4)使动用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