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一课时导学案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一课时导学案
具体问题阐释与练习
15、什么是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人也称写作手法。它与修辞手法都能增强表达效果,但表现手法是从宏观角度用以增强整首诗歌或诗歌的某一部分的表达效果的,而修辞手法则是增强诗歌语句的表达效果的。尽管如此说,但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界限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反复和比喻,它们都是修辞手法,但当它们在诗歌中产生了一种整体的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修辞手法也可视为表现手法。
一般地说,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的表现手法赋、比、兴,还包括《诗经》中就有的后来又经历代诗人在诗歌创作实践中不断发展创造的其它的一些表现手法,诸如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对照)、复沓(反复)、渲染、抑扬、点面结合等等手法。
16、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请举例说明。
联想:由一事物联想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用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人们在已有的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
【练一练5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根据提示,赏析第四句。(2004年湖南卷)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 第一句,写宛如凤鸣的笙曲似从天而降,极言其超凡绝俗。“隔彩霞”三字,不直接描摹笙声,而说笙声来自彩霞之上,通过想象中的奏乐环境之美,烘托出笙乐的明丽绚烂。 第二句,紧承上句,写诗人对笙声实际来源的悬想揣问。笙声奇妙,引得诗人寻声暗问。这一句不仅点了题,同时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 第三句,承第二句而来,但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竟无法逾越,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 第四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什么是象征? 请举例说明。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抽象意义(概念、思想、感情、精神、品质等)。象征体多为自然界的“物”,如花草树木、珍禽异兽等,象征义一般都隐含于对象征体的整体形象描绘之中,这是它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地方。如陆游的《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所处的荒僻、昏暝、凄冷的环境,梅藐视风雨、傲待“群芳”、玉守节操的形象,诗人全方位地进行了描绘,这样,梅的形象是立体的,丰满的。诗人就是用梅的整体形象来表现包括自己在内的仁人志士顽强、坚忍、孤傲、高洁的精神品质的。
可以这样说,凡作品中有某一“物”的整体形象的描绘,就应考虑是象征手法。赏析时可根据象征体的总体特征去分析、揭示隐含的象征义。
还要注意,一些事物由于积淀了历史文化内容而形成了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杜鹃代表怨情,鸿雁代表书信,杨柳代表惜别,松树象征坚贞,梅花象征高洁,桑梓代表故乡,棠棣代表兄弟,槐桂代表子女,蟾宫折桂代表科举及第,落花流水代表青春消逝……
【练一练58】阅读下面两首诗及背景材料,完成第(1)—(3)题。 高考资源网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安史之乱中)唐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奔迫江潭,杜甫以诗赠之曰:“岐王宅里寻常见……”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又“清风明月苦相思……”,此词皆王右丞所制,至今梨园唱焉。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中《云中命》)
(1)上面的背景材料表明:唐代绝句是可以与__________艺术结合在一起的。
(2)红豆又叫相思子。王维诗歌中的“红豆”,表达的是__________;李龟年在安史之乱中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教师版):平面向量.doc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教师版):不等式.doc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教师版):第五章 数列.doc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教师版):第八章 立体几何.doc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教师版):选修4-4.doc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教师版):导数.doc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学生版):导数.doc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教师版):算法初步.doc
- 2013届高三数学二轮复习学案: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doc
- 2012—2013英语必修3外研版Module 7导学案(三).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