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选修一第3讲
第3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 纲]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 标]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一、改革背景
1.社会矛盾尖锐
北魏统治者推行宗主督护制,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2.有利条件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2)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
(3)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
(4)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认识深刻。
二、改革进程
1.冯太后主持实行新制
(1)实行俸禄制,以此整顿吏治。
(2)推行均田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按标准分配给农民耕种,使无地农民得到土地。(3)设立三长制,加强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4)推行新的租调制,改变赋税征收的混乱现象。
2.孝文帝的改革
(1)设巧计迁都洛阳:495年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为孝文帝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
(2)移风易俗:接受汉族文化,易服装、改汉姓、讲汉语、通婚姻、改籍贯。
三、历史意义
1.促进了经济复苏与繁荣。
2.加速了政权封建化。
3.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误区提醒 民族融合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前提,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是一种历史的进步,但民族融合不是民族同化。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主题1 改革前的矛盾及对应解决措施
(1)国家与豪强地主间的矛盾―→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在地方设立三长制等,限制了豪强地主的政治、经济特权,缓和了社会矛盾,加强了中央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2)国家、地主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租调制,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
(3)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矛盾―→行汉制、易汉服、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等,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大统一局面的出现。
主题2 迁都洛阳
(1)迁都原因
①平城天气恶劣,生产的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
②平城地理位置偏僻,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
③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史料一
史料表明迁都洛阳可躲开北方柔然族的威胁,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史料二 神瑞二年(415),又不熟,京畿之内,路有行馑。……(冯太后、孝文帝下诏)听民就丰,行者十五六。——《魏书·食货志》
史料三 朕(孝文帝)以恒、代无运漕之路,故京邑民贫;今移都伊、洛,欲通运四方。——《魏书·成淹传》
史料表明自然灾害频繁、京城粮食供应困难,也是迁都洛阳的原因之一。
(2)迁都的影响
史料四 南朝将领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后发出感叹:“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洛阳伽蓝记》
史料表明迁都促进了洛阳的繁荣和北方的民族融合。
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主题1 改革前后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状况的变化及原因
(1)变化:改革前,北方土地荒芜,粮食严重匮乏,生产遭严重破坏。改革后,新的生产技术、工具得以推广,水利工程大量兴修、农业生产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2)原因:改革前北方经过近百年战乱,人民流离失所,各地暴动不断,社会动荡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改善吏治,调整人民的负担,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再加上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
主题2 北方民族大融合
(1)含义与意义图示:
(2)实质
①北方民族大融合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质是封建化。
②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在生活习俗方面的汉化。
框架整合
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无论哪一个民族完成的统一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的进步;民族融合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双向的学习融合的过程,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民族团结、民族统一。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摘自[西晋]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摘自[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 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届高中政 治一轮复习 专题二 文化对人的影响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3届高三语文专题复习选练:专题表达技巧、内容、感情:第十八课时导学案..doc
- 2013届高三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书稿:求索真理的历程(人教版必修4).doc
- 2013届高中政 治一轮复习 专题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新课标)教师专用学案: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doc
- 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新课标)教师专用学案:传记阅读.doc
- 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新课标)教师专用学案:典型环境.doc
- 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新课标)教师专用学案:卑微地生存,高贵地生活.doc
- 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新课标)教师专用学案:历史如此精彩.doc
- 2013届高中语文二轮复习(新课标)教师专用学案:压缩语段.doc
- 2013届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学案 选修二第5讲.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0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2讲 地球的自转运动.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3讲 地球的公转运动.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4讲 地球的结构.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5讲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7讲 大气环境(一)—大气的垂直分层、受热过程及运动.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1讲 地球.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20讲 水循环和洋流.doc
- 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湘教版)方案第22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
最近下载
- 农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docx VIP
- 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过关练习()_4.docx VIP
- LM6000PD燃机规程.doc
- 2025年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考试(有线广播电视机务员·高级技师/一级)(综合评审技能.docx VIP
- 无人机考试题库100道附答案.docx VIP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基础知识过关练习(含答案).pdf VIP
- 严重骨盆骨折的急救处理.pptx VIP
- 二《简单相信,傻傻坚持》课件(共33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基础知识常用歇后语练习(共27张PPT).ppt VIP
- 2025年全国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大赛“工会经审知识达人”线上闯关答题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