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4月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Apr.2015
of of
第33卷第2期 Journal ScienceEdition) V01.33No.2
TaiyuanUniversityTechnology(Social
解读我国大陆流行音乐中的爱情世界
——一项基于对(1979—2009)爱情歌词的文本分析
郭宏斌1’2
(1.黄山学院经管学院,安徽黄山245041;2.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文章通过对1979年至2009年我国大陆地区流行爱情歌曲的歌词进行文本解读,分析了
歌曲所呈现出的爱情主题、社会价值与性别关系等。研究发现,我国大陆流行爱情歌曲所呈现的是
一个感情丰富、充满矛盾与压抑、既承续传统又挑战固有价值的爱情世界。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使
得爱情歌曲习惯性沉溺于对分手与别离的感伤情怀表述。男女之间的性别关系与求爱模式在延续
传统的基础上亦出现了诸多可能,这些都在不同层面上改变着民众对爱情的想象与理解。
关键词:流行音乐;爱情歌词;求爱模式;互构论;量化内容分析;社会变迁
中图分类号:J61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15)02—0071—05
“流行歌衄是后现代生活的声道,在电梯和机 1940年的西方世界就有学者将爱情歌曲视为重要
场、酒吧和饭店、街道、购物中心及运动场中想躲也 的社会现象而加以观察研究。到了20世纪60年
躲不掉。”[1]‘‘虽然任何人都无法完全预测哪些歌曲 代,流行音乐更成为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所重点关
以及哪种音乐风格会被大多数听众与市场所喜欢, 注的研究对象。相比于西方的研究进程,我国的流
但流行歌曲的传唱与走红一般是运用了社会中最广 行音乐文化起步较晚,一直到1990年以后,才渐有
泛被接受的语言、思想和价值观来构筑的音乐语 港台地区的一些研究者涉足该领域[4],大陆地区流
言。”[21爱情歌曲作为“流行音乐”中最常见的音乐体 行音乐的成长与研究要比港台地区晚很多。前人的
裁,以其特有的方式表达了民众的情感与欲望,塑造 研究结果表明,流行爱情歌曲中的爱情表述与社会
了大多数人的心灵。尽管很多人对于“商业时代”的 变革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大陆流行音乐从最初的备
爱情歌曲提出过种种质疑,认为其过分强烈的市场 受指责到渐被社会认同,见证了我国社会的巨大变
导向大大降低了“大众文化”的艺术品位口],但是我 迁,可以说,凡是重大的社会变革及其影响均在爱情
们亦不能将其简单地认为是一般的娱乐商品,而应 歌词的创作上有所体现。通过研究特定社会阶段有
将其视为一种携带着强有力的、所向披靡的大众文 代表性的歌曲歌词,可以间接了解当时社会中的主
化思潮商品,流行歌曲的风云流变牵涉到审美更替 流价值观与社会结构,洞悉社会民众的精神世界[5]。
与价值变迁,再现着文化价值、意识形态,构筑了民 所以,探讨微观意义的流行爱情歌曲与宏观意义上
众的文化生命轨迹,形成了特定的社会记忆。因此, 的社会结构变迁的关系问题,成为了音乐社会学研
对于流行音乐中所反映、呈现的爱情价值观也就成 究的一种新趋势。
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议题。 我国自1979年以来所进行的全方位改革,深刻
与严肃音乐的定位不同,我国流行音乐似乎一 地改变了社会民众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如
直游离于“主流”之外,难登大雅之堂,其价值也多定 何在纷繁复杂且不易被探究的精神世界中把握民众
位于娱乐消遣。将流行音乐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社 的爱情心理、审美取向与价值观,歌词又是如何折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