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江苏)一轮讲义:第9单元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VIP

2015高考语文(江苏)一轮讲义:第9单元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高考语文(江苏)一轮讲义:第9单元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第9单元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题:(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正始中迁侍中尚书仆射。丰在台省常多托疾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丰疾未满数十日辄暂起已复卧如是数岁。初丰子韬以选尚公主丰虽外辞之内不甚惮也。丰弟翼及伟仕数岁间并历郡守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及司马宣王久病伟为二千石荒于酒乱新平、扶风二郡而丰不召众人以为恃宠。曹爽专政丰依违二公间无有适莫故于时有谤书曰:“曹爽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李丰兄弟如游光。”其意以为丰虽外示清净而内图事有似于游光也。及宣王奏诛爽住车阙下与丰相闻丰怖遽气索足委地不能起。至嘉平四年宣王终后中书令缺大将军谘问朝臣:“谁可补者?”或指向丰。丰虽知此非显选而自以连婚国家思附至尊因伏不辞遂奏用之。丰为中书二岁帝比每独召与语不知所说。景王知(节选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略》)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其父不愿其然然:这样及即尊位及:等到[z@zs^te%#~]时台制疾满百日当解禄制:节制丰尝于人中显诫二弟诫:警告试题解读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然”是“这样”的意思古文中常出现如《劝学》中有“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的句子。B.“及”是“等到”“到了……的时候”的意思在古文中出现C.“制”句中将“制”理解成“节制”显然不合语境结合下文应解释为“制度”。D.“诫”是个常用词古文中既可理解成“告诫”也可以理解成“警告”。“警告”这一义项至今还保留在一些词语中如“诫勉”。  答案:C。参考译文李丰字安国是以前卫尉李义的儿子。黄初年间凭借父亲的关系被征召随军。当初还是一介平民的时候年纪在十七八岁在邺下有品行纯洁的名声善于品评人物天下的人一致称颂没有魏明帝问左右臣子“安国”在哪里左右臣子用“李丰”来回答。明帝说:“李丰的名字竟然在吴越广为传扬吗?”后来李丰转任骑都尉、给事中。明帝死后李丰担任永宁太仆因为他的名声超过了他的实际才能能够被任用的机会李丰的儿子李韬被选中娶公主为妻李丰虽然表面上推辞而内心不怎么害怕。李丰的弟弟李翼及李伟做官几年之间都担任郡守。李丰曾经在众人面前公开告诫两个弟弟。等到宣王司马懿长久生病李伟担任二千石的官职沉溺于酒中使新平、扶风二郡的治理混乱而李丰却放任不管众人认为他这是依仗得宠而不问事。曹爽专权李中书令一职空缺大将军征询朝臣意见:“合适补任的人为谁?”有人提出李丰。李丰虽然知道这不是显要的职位但自认[来*@#源:^中教网] [来源^:zzstep.co~@m%]江苏省《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名句不限于教材内容名篇篇目见“附录Ⅰ”。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中~教*网]分析综合 C(1)辨析文句意义(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鉴赏评价 D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江苏省《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的“理解”能力层级所列的四个考点本单元涉及两个:[来#%源@:~中教网^]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上下文中体现出来的而不是单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具体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偏义120个常见实词(见《附录》)可作为我们复习的范围。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有三个要点:着眼于“理解”立足于“常见”侧重于“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大致表现为常见用法。所谓“用法”应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