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深圳市皇御苑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皇御苑中学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9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有两个重要的基础:一是小农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一体,即由家及国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因为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伦关系,这种关系的扩展就形成了社会伦理关系。家族本位的特点,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在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中,整个社会的组织系统是家族﹣﹣村落﹣﹣国家,文化精神的生长路向是家族﹣﹣宗族﹣﹣民族。家族的中心地位使得伦理在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严格按照伦理的秩序进行的,服饰举止,洒扫应对,人际交往,都限制在“礼”的范围内,否则便是对“伦理”的僭越。这种伦理秩序的扩充,便上升为中国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的基础﹣﹣家长制。家长制的实质就是用家族伦理的机制来进行政治统治,是一种伦理政治。
与此相适应,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便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宇宙的本体是伦理道德的形而上的实体,哲学的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因此人们才说,西方哲学家具有哲人的风度,中国哲学家则具有贤人的风度。中国的文学艺术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文以载道”,美善合一,是中国文化审美性格的特征。即使在科学技术中,伦理道德也是首要的价值取向。中国传统科技的价值观是以“正德”即有利于德性的提升为第一目标,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因此,中国文化价值系统的特点是强调真、善、美统一,而以善为核心。
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而人之所以能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道德,因而中国文化特别重视人与人之间的“道”,以及遵循这种“道”而形成的“德”。老子曾从本体论的高度说明“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理。“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人兽之分,以德性作为人兽区分的根本,突显人格尊严。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因而中国人都以成德建业、厚德载物为理想。早在孔子前,鲁国大夫叔孙豹就提出过“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思想,在此基础上,一种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具有坚定节操的文化人格就逐渐形成了。“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为追求仁道,虽箪饭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一种道德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与“家族”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家族是宗法社会政治结构中社会组织系统形成的基础。
B.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文化精神的生长道路上的起点。
C.家族伦理成为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
D.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基础入手,论述了家族的中心地位使伦理对传统社会生活秩序的建构和调节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第二段以中国的哲学、文学艺术、传统科技为例,论证伦理道德学说在各种文化形态中处于中心地位,最后强调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以正德为核心的。
C.第三段首先强调人与兽之分在于有无德性,再论述中国人的文化人格是以道德为首要取向的,在此基础上指出成德建业、厚德载物是中国人的理想。
D.全文首先阐述伦理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结构中的重要性,再论述各种文化形态中伦理道德学说所处的地位,最后引古代哲人之语论述家族伦理关系问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哲学具有哲人的风度,是因为西方哲学体系是形而上的,其哲学理性是道德化的实践理性。
B.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价值系统,是在小农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家国一体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
C.中国的文学艺术与中国的传统科技一样,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然后才考虑“利用、厚生”的问题。
D.按照中国文化的普遍信念是“人为万物之灵”的认识,因而人必须有道德,所以中国人一贯坚持道德至上的文化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doc
-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doc
-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无答案).doc
-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广东省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政 治《7.1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学案.doc
- 广东省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政 治《7.3我国的宗教政策》学案.doc
- 广东省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政 治《8.2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学案.doc
- 广东省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政 治《9.1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学案.doc
- 广东省惠阳一中实验学校高一物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 什么是抛体运动》学案.doc
- 2026年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0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新疆六师公安机关面向社会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江西省交投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备考试题最新.docx
- 2025新疆兵投检验检测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化招聘4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莒南县司法局下属单位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陵县体育局下属单位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罗源县发改委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湖北交投宜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管理人员遴选5人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市内选调教研员11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广东广州市岑村强制隔离戒毒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3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