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钟PPT课件
编 钟 学习目标: 1.根据课文和搜集的资料简单介绍编钟。 2. 具体说一说曾侯乙编钟的特点和价值。 * *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 曾侯乙编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文物,于1978年在中国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现存湖北省博物馆。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1977年9月,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后,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中国文物考古、 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百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 ------元好问 展示一: 曾侯乙编钟的特点: 气势恢宏 铸造工艺精湛 音乐效果非凡 乐律铭文内容丰富 曾侯乙编钟的价值: 1、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 2、恢宏的气势,精湛的铸造工艺,非凡的音乐效果,内容丰富的乐律铭文。 展示二: 1.用一句话赞美编钟。 拓展练习: 2.设计一份曾侯乙编钟演奏音乐会节目单。 3.有感情的朗读《编钟赋》。 历史的浓烟淡了 淡化为氤 氲的白烟袅袅 有雷霆从地平线滚过华夏 一缕民族的精魂 从土地里 掘起永恒 时光静默流逝 流逝成震动着的编钟棒 ……敲…… 响了龙的信念 直了龙的脊梁 有思绪从亘古反馈而至 古城踏歌起舞了 《编钟赋》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