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 2013高考).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 2013高考).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专题一 第1课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 2013高考)

3、春秋时期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大量公田被抛荒 B、铁器牛耕的使用 C、各国推行税制改革 D、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重 4、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 ) A、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B、西汉建立后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B D * * * * * * * 品质来自专业 信赖源于诚信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中国古代农业 专题一第一课 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 《耕获图》宋代江南 本专题知识结构 古代 中国 经济 经济形式 经济政策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古代中国农业的地位 2.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形式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3.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点 4.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特点 导语分析: 立国之本 个体经营 自然经济 土地私有 严格管理 限制工商 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地位 1、农业的起源: 神农氏的传说 “炎帝号大庭氏,下为地皇,作耒耜,播五谷,曰神农也。” “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耕作,神而化之,故谓之神农也。” 思考:神农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 制耒耜,教民耕作 神农氏,即炎帝,远古传说中的太阳神。传说炎帝神农,人身牛首,三岁知稼穑,长成后,身高八尺七寸, 龙颜大唇。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 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炎帝神农在位120年,传七代世袭神农之号,共计380年。 一、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和地位 1、起源: 2、地位: 1)农业的经济主导地位; 2)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 3)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 二、古代农耕技术的演进 1、原始社会: 2、商周时期: 3、春秋战国: 4、汉代时期: 刀耕火种──耜耕(石器锄耕); 青铜农具少量使用。 铁器农具使用、牛耕的采用。 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器牛耕 石锄、石斧 (刀耕火种时期) (石器锄耕时期) 木耒 骨耜 青铜铲 商周时期 铁器时代 铁犁 春秋开始使用 战国得到推广 汉朝逐渐普及 牛耕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使用畜力   戽斗是一种原始社会晚期就出现了的灌溉工具。 使用人力  翻车:三国时期马钧发明的灌溉工具,把低处的水引到高处。 使用人力 筒车 筒车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 利用水力 拓展:为什么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古代中国的农业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步呢? ——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土地公有 井田制 封建土地私有制 探究1:关于奴隶社会的井田制 1、特点 ①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 ②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③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甲骨文中的“田”字 2、瓦解:春秋时期 瓦解原因: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成为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私田大量增加,公田(井田)日益减少,井田上的劳动力也日益减少。 ③以鲁国为代表的各诸侯国为增加收入,进行税制改革。鲁国初税亩制的规定(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3、废除:战国时期 各国变法,废除井田制。 例如,秦国商鞅变法,就有废除井田制的内容。 商鞅 探究2:关于封建土地所有制 1、形成原因 生产力发展 春秋时期,铁器牛耕使用,使个体劳动成为可能 2、形成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3、特点: ①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地主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小农土地所有制(私有制) 封建国有制(实质是私有制) 4、明清时期,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酿成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愿望,说明封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探究3:关于土地兼并——贫者无立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