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政隧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一)、**市西一环道路工程第Ⅲ标段《招标文件》;(二)、**市西一环道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K2+840~K5+200);(三)、**市西一环道路工程小庙山隧道工程左洞进口地质灾害处置设计图;(四)、**市西一环道路工程小庙山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五)、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六)、国家和部颁相关规范规程;1、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程GB50204-2002(2011版)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12)6、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2)二、编制说明**市西一环工程庙山隧道为分离式短隧道,隧道洞口布置于路线主线K2+950及K3+380桩号,隧道起讫桩号为K2+950.840~K3+380.840,长430m。隧道左洞已经完成进洞开挖36米,未完成二次衬砌施工,由于地质原因,2013年1月10日洞门凌晨坍塌,坍塌里程桩号地段为K2+958.7~K3+010.7,其中大里程为山体上侧,小里程为山体下侧,坍塌将原已施工混凝土套拱推倒掩埋。右洞已经完成套拱和管棚施工。左洞坍塌后,设计单位针对现场实际情况,定出处治方案,经专家评审,采用对坍塌体采用钢花管注浆固结,然后按原设计施工设计方案进行隧道暗挖。目前,左洞坍塌已完成施工坍塌体钢花管注浆固结,经钻孔取样检测,土体固结已经达到坍塌体处治施工方案设定的效果。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本工程施工专项施工方案,按建质[2009]87号,本工程属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六、其它,(四)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需要进行组织相关专家对本方案进行评审。三、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市西一环工程庙山隧道为分离式短隧道,隧道洞口布置于路线主线K2+950及K3+380桩号,左幅隧道起讫桩号为ZK2+950.840~ZK3+380.840,长430m,最大埋深约39m;右幅隧道起讫桩号YK2+949.160~YK3+379.160,长430m,最大埋深约43m。左右幅隧道均为上坡,左幅隧道纵坡均为0.998%,右幅隧道纵坡均为0.983%。隧道衬砌内轮廓采用R1=8.4m、R2=4.6m的三心圆,内轮廓设计高程距拱顶高度8.2m,净宽15.782m。断面图:2、工程地质条件本隧道隧址地貌上属构造剥蚀低山,穿越的庙山是受东山背斜影响形成的背斜山(在构造上也受东山断裂影响,但距离相对较远,影响较小)。山的两侧坡底到坡顶为8 o(南坡)~15 o(北坡)的斜坡,山体植被一般发育。根据现场调查,山体上仅有小型冲沟发育,多为向源侵蚀小型冲沟。隧道进口位于北侧斜坡底部,此处地形坡度较大,坡角为24o,洞口北西邻一小型冲沟,洞前为阶梯形的耕地。隧道出口位于南侧斜坡下部,与南侧斜坡总体地形基本一致,坡角约8 o。隧道区内地形最高标高点位于庙山山顶(水池位置),标高2045.8m,最低标高点位于隧道进口处,标高1993.13m,隧道穿过地形相对高差达52.67m,隧道最大埋深约43m。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现场调查结果,隧道区并无明显的地质构造痕迹。根据勘察揭露地层最大深度为60.20m,按照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岩性名称及物理力学性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可分为第四系人工活动层,第四系冲洪积层,及局部的坡残积,下伏二叠系上统**群泥岩、泥质砂岩层;以下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场地地下水类型为孔隙型潜水,岩石裂隙水。孔隙型潜水的含水层赋存于各土层中,水量不大;岩石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受岩石裂隙发育程度差异,含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地下水由沿山体垂直下渗的地表水、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量较小,基岩裂隙含水量不均匀,富水程度相对较弱。3、气候特点本工程地处云南高原东北部,多年平均气温13.4摄氏度,最高年平均气温14.6摄氏度, 最低年平均气温12.7摄氏度。地降雨的时间分部不均匀,每年11月至次年5月中旬晴天多,其间降水为164.3mm,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中旬降水多,其间降水为815.7mm,四、工程特点、难重点1、本工程特点1)本隧道跨度较大,标准断面最大开挖宽度达18m,围岩差,为Ⅳ、Ⅴ级围岩,围岩自稳能力差,极易坍塌,埋置深度浅。2)左洞洞门内已坍塌段注浆处治重新暗挖,钢支撑、小导管、孤石土体相互交织。3)、右洞进口埋置前,且右侧有一冲沟,地表高程与开挖高程相差小。4)、左右两洞出口埋置前,仅3~4米,长度50米,且顶有一条横向于隧道机动车道路。2、施工难、重点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