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信息技术学科浙摄版教学计划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上信息技术学科浙摄版教学计划新

信息技术学科浙摄版《小学信息技术》四上教学计划 (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新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共15课。第一单元“电子作文”,第二单元“相聚在网上”,第三单元“小小编辑”。 有以下特点:? 1.通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综合利用所掌握的技能制作成作文集等作品。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掌握学习平台的使用,让学生参与网上的学习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重点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能够完成一张比较完整的小报。 4.认识网络的应用,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网页浏览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声音、图象、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多个领域,让学生从多方面来感受和体验多媒体世界的精彩以及其它的应用领域。? 2.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以及对信息的评价、理解和处理。 (2). 通过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制作一份完整的电脑小报。 (3).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3.活动教学法:即是在活动教学法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来设计主题,以主题为线,以活动为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把学生日常接触的生活场境、平常喜欢进行的活动同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一个交融点,以学生为本,关注人文,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角度在课堂上培养信息素养。 五.评价工作安排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评估学生的作品和竞赛的方法。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1.评价方法:运用多种方法对不同目标、不同内容进行教学评价,做到评价全面化。评价方法主要有:教师观察、与学生谈话、优秀表现记录,任务完成情况等。 2.评价时机:评价要做到全程化。它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做到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 3.评价主体:评价要实现多元化,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师评、家长评等相结合。 4.评价目的: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见附件1) 附件1: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起 讫 时 间 内 容 课时 备 注 00 08月25日--08月31日 备课学习 01 09月01日--09月07日 始业教育 1 学生报名注册 02 09月08日--09月14日 第1课 初识文字处理软件 1 03 09月15日--09月21日 第2课 设置文本格式 1 中秋节 04 09月22日-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