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11.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础生态学——群落的组成与结构11

基础生态学 第三章 群落生态 陆地生物群落 森林生物群落参见世界森林分布 热带雨林群落 常绿阔叶林群落 落叶阔叶林群落 北方针叶林群落 草原生物群落参见欧亚草原分布图 荒漠生物群落参见中国荒漠自然条件,荒漠草甸 河口、盐沼地、红树林 河流和海洋或陆地与海洋2种环境的过渡地带 盐沼地 结构:有潮间带小溪,随潮水盈缩 环境条件: 光、温、水、盐和氧气随潮水盈缩而变化 生物学条件:盐沼地群落中植物多以草本植物为优势种(在红树林则为木本) 人类影响严重:人类开发和污染导致原来的环境变化 Predator-Prey Relationships 寄生物与寄主的相互适应与协同进化 Myxoma 和 欧洲兔 欧洲兔于1859年引进澳洲,随后即快速扩散,过度啃食,显著影响当地食草动物的草源 澳洲于1950年使用Myxoma病毒来控制澳洲兔种群 开始使用,Myxoma病毒的毒性极强,数天內即可杀死宿主 但是经过数年后,Myxoma病毒的毒性显著的下降 寄生物与寄主种群的相互动态 社会性寄生物 针叶树的根瘤菌 左边的沒有根瘤菌共生 右边的有根瘤菌共生 Deformed frog – resulting from a parasitic infection Microparasite Macroparasite 寄生物对寄生生活的适应 ①感官和神经系统退化; ②超强的繁殖能力; ③复杂的生活史:转换寄主。 寄主对疾病的反应 ①免疫反应:细胞免疫反应和B-细胞免疫反应 ②行为对策:整理毛、羽,逃离病区 ③植物和低等动物的反应:非特异性免疫、局 部细胞死亡、提前落叶 寄生物与寄主的协同进化:负作用 → 减弱 → 互利共生 小结: 群落、建群种、优势种、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生活型、层片、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 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干扰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一个物种丰富度的简单模型 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指标有哪些 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简述群落的基本特征 7.2 种间关系 主要研究方向 相互动态——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 协同进化——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 7.2.1 种间竞争 7.2.2 捕食作用 7.2.3 寄生与共生 7.2.1 种间竞争 种间竞争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 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竞争能力 竞争结果 不对称 一方取得优势, 另一方被抑制甚至被消灭。 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度等。 7.2.1.1 种间竞争的典型实例与高斯假说 7.2.1.2 竞争类型及其一般特征 7.2.1.3 Lotka-Volterra模型 7.2.1.4 生态位理论 7.2.1.5 竞争释放和性状替换 7.2.1.6 种间竞争与空间和时间异质性 7.2.1.1 种间竞争的典型实例与高斯假说 高斯假说 (竞争排斥原理) 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 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种,不能长 期共存在一起。(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图7-9 两种草履虫间的竞争(仿Mackenzie等,1998) (a)只有双核小草履虫;(b)只有大草履虫;(c)两种在一起 高斯假说 Growth curves for Paramecium aurelia and P. caudatumin separate and mixed cultures Tilman等的研究(两种淡水硅藻) 星杆藻(Asterinella formosa)和针杆藻(Synedra ulna) 图7-10 两种硅藻种之间的竞争(仿Mackenzie等,1998) (a)只有针杆藻;(b)只有星杆藻;(c)两种在一起。点线表示硅藻含量 长期共存在同一地区的两个物种,由于剧烈竞争,他们必然会出现栖息地、食物、活动时间或其他特征上的生态位分化 两种达尔文雀,勇地雀(Geospiza fortis)和仙人掌地雀(G.scandens) 在加拉帕哥斯群岛的小岛Isla Daphne上,20世纪70年代晚期有一次干旱 大幅度降低了种子(勇地雀和仙人掌地雀的食物)的产量。两种在干旱中存 活了下来,但改变了食物,勇地雀集中取食小的仙人掌种子而仙人掌地雀 选择较大的种子。这是竞争通过生态位转换(niche shift)导致共存的例子。 藤壶(Balanus balanoides)和小藤壶(Chthamalus stellatus)的种间竞争。 在西北欧洲,这两种一般共同生活在同一岩礁型海岸,但大多数藤壶成体 生活在岸上较高处,而小藤壶成体在较低处。幼体小藤壶一般在海岸较低 处固着,但显然不能存活。在一次实验中,幼体小藤壶被保护起来,使其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