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节 3.藤茶的综合开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节 3.藤茶的综合开发

第二章 山野菜的综合开发 授课教师: 周 志 日期: 2010年秋季 第三节 藤茶的综合开发 1.藤茶植物资源 藤茶,学名为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为葡萄科(Vitaceae Michx)蛇葡萄属(Ampelopsis)的一种野生木质落叶藤本植物,属于典型的类茶植物,俗称山甜茶、白茶、甘露茶、白毛猴、白茶等,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地。藤茶原植物生长于海拔400?1300m之间 ,集中或散生在山坡的混杂林中,野生贮量大,分布和生长规律比较清晰,为可以直接利用的野生植物资源。 我国湖南、广西等地对藤茶植物的开发应用较早,据资料,湖南省年产野生显齿蛇葡萄可达450-500t。经过近10年来的开发,目前已在湖南、湖北等省开始人工栽培研究。湖北省内藤茶植物主要分布于鄂西南山区,特别是恩施州的来凤县大河地区盛产野生藤茶,该地区除了分布显齿蛇葡萄(藤茶)外,还分布有同科同属植物大叶蛇葡萄(A. megalophylla Diels)、光叶蛇葡萄(A.sinica var hancei(pl.)W.T.Wang)等;2000年开始,当地科研部门联合高校开展藤茶仿野生栽培试验并获成功,结果表明,人工栽培藤茶与现有野生藤茶药用品质相同。 2.藤茶植物的加工产品 开发藤茶植物资源,目前最主要的加工产品为类茶产品,即冲泡型商品“藤茶”,各地分别有“藤茶”、“白猴”、“甘露茶”、“茅岩霉茶”、“野藤茶”、“龙须茶”等俗称。通常于春夏季采回植株上的幼嫩茎叶,经炒制加工而成。商品藤茶加工工艺流程:原料→分级→清洗→摊放→杀青→揉捻→焖青→晒干→冷却回润→密封保存。 其它加工产品主要有:粉沫状的袋泡茶、压榨成型的藤茶饼、与绿茶或红茶为伍的拼和茶、由藤茶茎叶水提取物浓缩加工的速溶茶、藤茶饮料、藤茶含片、果冻、清凉藤茶糖等产品。 3.藤茶的民间药用途径 藤茶为药食两用植物,最初作为一剂草药应用于民间。我国广西、湖南等省区壮族、瑶族和湖北土家族苗族人民常用其幼嫩茎叶入茶, 夏天泡茶,数日不馊, 有“神茶”之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据《中草药汇编》等文献记载,该药性味甘淡、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型肝炎、感冒风热、咽喉肿痛等。民间认为,大凡失音、中暑、口舌生疮、风火牙痛、便秘等症,用开水泡饮藤茶,疗效明显;对马牙疳、脚丫湿疹等用藤茶外敷、外洗,也有一定疗效。藤茶可全株药用,主要采用茎叶或根部,药用量因加工方法不同而异,磨服量小,代茶冲服量较大。 4. 藤茶化学成分的研究 近年来,关于同科同属不同种的蛇葡萄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国内外均有报道。如日本学者研究了光叶蛇葡萄A.brevipedunculata var.hancei(pl.)Rehd根的甲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出白藜芦醇苷及蛇葡萄素等成分;李文武等对羽叶蛇葡萄Ampelopsis chaffanjonii (Levl.)Rehd.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酚甙成分蛇葡萄素Ampelopsisin[20]。 关于显齿蛇葡萄植物(藤茶)化学成分的研究,目前仅限于国内,主要针对我国湖南、广西、福建、湖北等省分布的藤茶植物,包括对藤茶中存在的化学成分种类、含量分析和主要成分的分离、鉴定及相关分析方法的建立等,特别是对藤茶黄酮及其分离成分二氢杨梅素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 4.1藤茶基本化学成分的种类与含量 张友胜等对湖南显齿蛇葡萄幼嫩茎叶的干样进行了较全面的化学分析,测得粗蛋白含量为13.94%,水溶性蛋白0.55%,总氨基酸2.53%,17种氨基酸中包含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灰分6.80%,包含丰富的无机营养元素;总多酚18.5%;特别是水浸出物含量高,5次浸提总浸提率高达72.97%,其中高含量的总黄酮和二氢杨梅素体现了该植物的特点;对挥发油成分分析显示,其挥发油总得率较低,以叶绿醇、正十六酸和雪松醇为主 。 4.2 藤茶黄酮及酚、甙类成分 采用水、乙醇、丙酮等作介质,对不同产地藤茶原料的提取物中经萃取、分离,主要得到黄酮类化合物,其次是酚类及甙类化合物。覃洁萍等从广西瑶族藤茶的醇提物中分离到双氢杨梅树皮素(DL-dihydromyricetin,C15H12O6)和杨梅树皮素(Myricetin,C15H10O6)两种黄酮物质。袁阿兴等以广西产藤茶地上部的水煎液冷却后得到沉淀和水相部分,从沉淀分离得到双氢黄酮醇结晶(福建茶素,即蛇葡萄素或称二氢杨梅素),水相部分经浓缩、乙酸乙酯萃取、分离得到4种结晶化合物:龙涎香醇、?-谷甾醇、杨梅黄素(即杨梅素)和杨梅甙(杨梅素-鼠李糖甙)。 对藤茶丙酮-水提取物进行分离,乙酸乙酯萃取、聚酰胺柱层析纯化得到1种化合物(芦丁);水相部分经分离得到3种化合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