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中用典及其文体学价值刍议-江汉大学期刊社.pdfVIP

苏轼词中用典及其文体学价值刍议-江汉大学期刊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轼词中用典及其文体学价值刍议-江汉大学期刊社

第30卷 第2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Vol.30 No.2 2011年4月 JournalofJianghanUniversity(HumanitiesScienceEdition) Apr,2011 苏轼词中用典及其文体学价值刍议 蔡 凌 (贵州大学 科技学院,贵阳550004)   摘 要: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重要的特点,诗词中频繁用典素有掉袋书之称,在宋词中用典,往往成为作 家才学的展示手段,典故使词在内涵上增添了许多文赋的色彩。它成为苏轼“以文为词”的突出表现———苏轼词中 典故对于以文为词具有深刻的文体学价值。 关键词:以文为词;文体学;苏轼;典故 中图分类号:I2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52(2011)02006104 美密州太守孔翰周才比顾荣、能识贤妇的品性,也引 一 出了下文蔡文姬、谢道韫之典故。除此之外,苏词经 用典又称用事、使事、隶事,是唐宋诗词常见的 部典故较多的当属《论语》,约有8处。这一由警句 表达手段。典故可以起到借古喻今,托物咏怀,曲笔 寓言组成的语录体,最适合作为典故启示后人,如减 写意的作用,刘勰说“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 字木兰花(贤哉令尹),引《论语·公冶长》令尹子文 [1] 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其中“据事”和“援古”便 三仕无喜无愠之典,赞美东武令赵昶仕途不计得失 是用典。苏轼词多以三国魏晋的历史事件、神仙志 之德。此类还有《浣溪沙》(炙手无人傍屋头),化用 怪、传奇人物和唐诗名句、隐括诗文入典。常见的典 《论语·子罕》中“岁寒松柏后凋”之语,言赠友唱和 故亦多出于此:如《晋书》、《汉书》、《后汉书》、《三 之意。这些都表明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垂范和影响。 国志》、《博物志》、《世说新语》、《淮南子》、太白诗、 用史者,东坡史部典故亦广泛征引,以正史为 子美诗,韩诗。 主,纵向贯穿古今,计有《史记》30处,《晋书》28处, 据邹同庆《苏轼词编年校注》所辑苏词约403 《汉书》30处,《后汉书》18处,《三国志》8处,新旧 首(未含残句)中,用典词约达 185首,约占所录词 唐书6处,南史北史 11处,《战国策》4处。其余有 作的46%,苏词用典可谓经史子集兼具。其涉及人 取典《南史》、《三国志》、《梁书》典故者,穿插历史 物多为以下几类:帝王将相,文人诗者,神仙圣女,隐 人物,横向纷繁杂陈,有帝王将相,孙权、曹操、谢安 者居士等等。苏词用典呈现以下独特风格。 是也;有隐士文人,司马相如、曹植、陶潜是也;有佳 其一:经史子集,无所不包,用典广博精深。 人娇客,飞燕、小乔、玉环是也。如菩萨蛮(绣帘高 苏词用典涉及经史子集各个方面,与前代令词 卷倾城出),开篇便以倾城之典表现词中所赞歌姬 典故相比,范围大大扩展。内容也涵盖多样:赋情、 之美貌,此典出自《汉书》卷九七上《外戚传·李夫 言志、记游、咏物、酬赠。可以说苏词规范了词中用 人》中李延年的诗句。如清平乐(清淮浊汴)乃送别 典的样式和规模。 怀古之作,彼景彼人引发了对汉代梁苑延宾的追忆, 用经者,有《诗经》、《论语》、《孟子》、《左传》、 并以对庄子傲骨今难寻的叹惜作结。东坡也曾追慕 《礼》,共约42处,约占苏词典故总数的12.2%,其 袁粲“但知临水登山啸咏”(哨遍·为米折腰)的洒脱 中以对《诗经》的活用为最多,约有 13处,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