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节及 微生物的生态.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八章节及 微生物的生态

(二)共生关系 1.真菌与植物共生 有些真菌在一些植物根上发育,菌丝体包围在根表面或侵入根内组织共同发育,形成特殊的共生体,叫菌根。能与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叫菌根真菌。 已知有2000多种植物与真菌形成菌根。形成菌根的真菌有担子菌、子囊菌和藻状菌,其中以担子菌最多。 根据菌根形态结构可分: 1)外生菌根:真菌菌丝在植物根的表面形成稠密菌套,同时在根的皮层细胞间隙形成哈蒂氏网,真菌不侵入细胞内部。菌丝有隔。外生菌根多为林木菌根 2)内生菌根:内生菌根在根的表面没有菌套,菌丝多半侵入根的皮层组织内部。在皮层组织的细胞间隙有纵向的胞间菌丝,但不形成哈蒂氏网。而且菌丝能穿入皮层细胞内部形成各种不同形状的吸器。 泡囊丛枝菌根(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 ,VA 菌根 ):菌丝无隔,侵入皮层细胞内的菌丝呈泡囊状和丛枝状故称泡囊丛枝菌根,简称VA菌根。形成VA菌根的植物主要是草本植物。形成VA菌根的植物占形成菌根植物的90%。 菌根对植物的有益功能: 1、增大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 2、增加对P素和其它矿质元素的吸收 3、产生生长刺激素 4、产生抗生素 5、增加植物的抗逆性 6、VA菌根促进根瘤菌的生长发育,加强固氮作用 7、兰科植物种子的萌发靠菌根真菌提供营养物质 2、形成根瘤共生体 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气态氮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 豆科植物的根的分泌物能刺激根瘤菌的生长,同时还为根瘤菌提供保护和稳定的生长条件。 共生固氮微生物 ① 根瘤菌属:主要有Rhizobium leguminosarum、R. trifolii、R. melitoti、R. japonicum、R. Astragali等。 ②弗兰克氏菌属:Frankia与非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共生体。能结瘤的非豆科植物主要是木本植物,如杨梅属、桤木属、美洲茶)、水牛果和沙棘属等13个属和138种。 ③蓝细菌:主要有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与水生蕨类植物满江红(红萍)共生;念珠藻或鱼腥藻与裸子植物苏铁共生形成苏铁共生体等。 (三)寄生关系 植物病原真菌和植物真菌病害 植物真菌病害是植物病害最主要的一类,约占95%。 病症: 腐烂、猝倒、叶斑、溃疡、根腐、萎蔫、过度生长等。 如半知菌可引起棉花炭疽病、立枯病和黄萎病、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等。 植物病原细菌和植物细菌病害 植物细菌病害约占植物病害的3%。 植物病原细菌:假单孢菌属、黄单胞菌属、土壤杆菌属、棒杆菌属和欧文氏菌属中的一些种类。 植物细菌病害症状: 植物发生斑点、顶死、萎蔫、软腐和组织亢进(根癌)等病症。 植物病毒和植物病毒病害 引起植物病害的病毒约300多种,通过植物伤口侵入。 可通过嫁接、种子、汁液、昆虫等感染其他健康植株。 病毒病害的病症: 花叶型;黄化型;病症为卷叶、缩叶、萎缩、丛枝、癌肿、矮化以及其他各种畸形。 (四)、植物体表和叶面微生物 植物茎杆体表、叶面和果实,有大量有机异养型或光合型的细菌、真菌尤其是酵母菌、地衣和某些藻类存在,这些称为附生性微生物。 直接以叶面作栖息生境的称为叶面微生物。 二、微生物与动物的关系 1.互生关系 metabiosis 举例: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宿主的关系,肠道为微生物提供生存环境,肠道微生物进行多种代谢,为人体提供有益物质如维生素。 瘤胃共生 牛羊等反刍动物,草是主要饲料,但它们本身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而是靠瘤胃微生物帮助分解,使纤维素变成能被牛羊吸收的糖类。 2.共生关系 symbiosis 微生物和昆虫的共生 发光细菌和海洋鱼类共生 费氏弧菌、哈氏弧菌 牛与瘤胃微生物共生关系示意图 CO2,CH4,H2等 大量菌体 有机酸、乙醇 从口中呕气 排泄物 牛肉、牛奶 在皱胃 中消化 瘤胃 吸收 瘤胃 微生物大量繁殖 唾液 纤维质饲料 自然 菌源 反刍动物瘤胃中的微生物: 纤维分解菌、淀粉分解菌 果胶分解菌、甲烷产生菌 乳酸分解菌等。 3.寄生关系 parasitism 常见的畜禽传染:炭疽病,口蹄疫,猪瘟,鸡瘟病等 病原微生物寄生在有益的动植物体内会给人们造成经济损失,寄生有害在动物体内,则对人类是有益的,可以加以利用。 利用寄生关系开展生物防治是生态农业发展方向。 白僵菌寄生于昆虫引起病害导致昆虫死亡; 核多角体病毒寄生于棉铃虫引起病毒病导致昆虫死亡。 *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 本章重点和难点: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重点讲授: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微生物的生物环境,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转化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生态学:研究生物系统与其所处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性的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群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