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电气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书正文.doc

污水处理厂电气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书正文.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水处理厂电气初步设计 设计说明书正文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 目: 污水处理厂电气初步设计 课 程: 建 筑 电 气 专 业: xx 学 号: xx 班 级: xx 姓 名: xx 指导教师: xx 完成日期: xx 目 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 目录 …….……………………………………...………………….….......................................Ⅱ 1.照明系统设计…….……………………………………...………………….….................... .1 1.1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1.2 照明及照明配电系统设计 2.控制室电气系统设计………………………………………………………….……….…..4 2.1 控制室及室内设备配电设计 2.2 室外设备配电设计 3. 负荷计算…………………………………………………….…….……………. …6 3.1 各回路负荷计算 3.2 各配电箱(柜)负荷计算 4. 电气设备、导线电缆选择………………………………………….……………… …9 4.1电源进线及各条配电线路的选择 4.2 电气设备的选择 5. 控制室接地及等电位计………………………………………….….………………….13 参考文献……………………………………….…………………….……………………..........14 附录 设计图纸 Ⅱ 建筑电气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课题 题目:污水处理厂电气初步设计。 二、设计基础资料 污水厂电气设计条件见条件图。 三、设计内容及要求 内容: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图,做照明、动力配电及接地设计,选择电源进线、各条出线、灯具、插座及各级用户配电箱,并采用合理布置方式布置。 要求: 按工程制图要求绘制照明插座、动力配线平面图及系统图; 按工程设计要求写出计算书(负荷计算、导体选择计算等)和方案说明书。 设计成果: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报告(含计算)和设计图纸。设计图纸包括: 照明插座平面布置图、动力平面图,接地平面图。 电气系统图; 四、时间安排 第一天 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图,进行负荷计算; 选择进户线、各条出线、灯具、插座及用户配电箱,合理布置; 第三、四天 按工程制图要求绘制照明插座平面图、动力配线图、接地平面及系统图; 第五天 写出计算书(负荷计算、导体选择计算等)和方案说明书。 二零一二年五月 Ⅰ 1、照明系统设计 1.1工程概况与设计依据 本工程为淮阴区丁集镇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的电气初步设计,要求对整个厂区进行室内照明配电和所有动力设备进行配电及及接地配线,同时选择电源进线、各条出线、灯具、插座及各级用户配电箱,并采用合理布置方式布置。 供电采用220/380V,TN–C–S系统配线,电力电缆直埋方式引入至控制室,经由总电表箱至配电箱再到各房间。 各房间强配电线见各层照明平面图及配电系统图中标注,穿管管径除图中标注外,根据平面图中实际根数及线径,参考图集配管径,楼内配线除注明外,均采用BV—500V铜芯塑料线穿SC钢管保护暗敷设。 1.2 照明及照明配电系统设计 照明平面设计主要是对该污水处理厂进行灯具,电源插座,布线管道等进行初步的设计布置,及其灯具照度大小,电源插座的容量,穿管等等的选择。 1.2.1灯具的设计 1)、一般规定: ①、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使工作区或空间获得:良好的视觉功效,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 ②、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与采用节能光源高效灯具等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 ③、电气照明设计,应考虑下列要素: a.有利于对人的活动安全、舒适和正确识别周围环境,防止人与光环境之间失去协调性。 b. 重视空间的清晰度,消除不必要的阴影,控制光热和紫外辐射对人和物产生的不利影响。 c.创造适宜的亮度分布和照度水平,限制眩光减少烦躁和不安。 d. 处理好光源色温与显色性的关系、一般显色指数与特殊显色指数的色差关系,避免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不和谐感。 e. 有效利用天然光,合理的选择照明方式和控制照明区域,降低电能消耗指标。 ④ 电气照明设计应符合现行的《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