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一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体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疾病管制署.docVIP

附表一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体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疾病管制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表一生物安全等级规范及病原体微生物危险性等级分类-疾病管制署

PAGE  PAGE 10 附表一 生物安全等級規範及病原體微生物危險性等級分類 危險群與生物安全等級、操作規範及設備對照表 危險群 RISK GROUP生物安全等級 BIOSAFETY LEVEL實驗室類型 LABORATORY TYPE實驗室操作規範 LABORATORY PRACTICES安全設備 SAFETY EQUIPMENT第一級 1第一等級 Biosafety Level 1基礎教學、研究 Basic teaching, research優良微生物學技術 GMT無,開放式工作檯 None; open bench work第二級 2第二等級 Biosafety Level 2初級衛生服務、診斷服務、研究 Primary health services; diagnostic services, research優良微生物學技術加上防護衣、生物危害標誌 GMT plus protective clothing, biohazard sign開放式工作檯加上防止氣霧外流之生物安全櫃 Open bench plus BSC for potential aerosols第三級 3第三等級 Biosafety Level 3特殊診斷服務、研究 Special diagnostic services, research同第二等級加上特殊防護衣、進入管制及定向氣流 As Level 2 plus special clothing, controlled access, directional airflow生物安全櫃及(或)其他所有實驗室工作所需要之基本裝置 BSC and/or other primary devices for all activities第四級 4第四等級 Biosafety Level 4具危險性之病原體 Dangerous pathogen units同第三等級加上氣密門、出口淋浴及廢棄物之特殊處理 As Level 3 plus airlock entry, shower exit, special waste disposal三級生物安全櫃或二級生物安全櫃並穿著正壓防護衣、雙門高壓蒸氣滅菌器(穿牆式)及經過濾之空氣 Class III BSC, or positive pressure suits in conjunction with Class II BSCs, double-ended autoclave (through the wall), filtered air 病原微生物依其危險性為基礎之分類 (依據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九十三年六月增修之「基因重組實驗守則」) 甲、第一級危險群(Risk group 1 , RG1)微生物 第一級危險群微生物與人類健康成人之疾病無關。例如不產生內孢子之Bacillus licheniformis, Escherichia coli-K12, adeno-associated virus第一型至第四型,及重組的不含潛在致癌基因產物或毒素之adeno-associated virus,且在無輔助病毒存在下進行培養。 乙、第二級危險群(Risk group 2 , RG2)微生物 第二級危險群微生物在人類所引起的疾病很少是嚴重的,而且通常有預防及治療的方法。  (一)細菌包括披衣菌   1.Acinetobacter baumannii(以前稱為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2.Actinobacillus   3.Actinomyces pyogenes(以前稱為Corynebacterium pyogenes)   4.Aeromonas hydrophila   5.Amycolata autotrophica   6.Arch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以前稱為Corynebacterium haemolyticum)   7.Arizona hinshawii(所有血清型)   8.Bacillus anthracis   9.Bartonella henselae, B. quintana, B. vinsonii   10.Bordetella包括B. pertussis   11.Borrelia recurrentis, B. burgdorferi   12.Burkholderia(以前稱為Pseudomonas species;列於第三級危險群者除外)   13.Campylobacter coli, C. fetus, C. jejuni   14.Chlamydia psittaci, C.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