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05 综合模拟卷一【含解析】
专题05 综合模拟卷一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范围。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古代文体学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唐宋众体咸备,各种文体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文学文体方面,诗、文、词三足鼎立,新兴的小说、戏曲也崭露头角;公牍和应用文方面,与新创文体竞相发展,迎来了历史上实用性文体发展的高峰。唐宋文体批评层累式地多角度探究,并与当时的文体书写产生互动,让文体写作与批评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唐宋时期是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关的枢纽。
唐宋文体学何以呈现出如此特征和面貌?郑骞《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定位》说:“唐宋两朝,是中国过去文化的中坚部分……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就像一个大湖,上游的水,都注入这个湖;下游的水,也都是由这个湖流出去的。”唐宋文化既恢宏又复杂,既超卓又平易,既多元又开放,属于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其通变特色影响到方方面面,自然包含文体。
唐宋文化学术的集大成、综合性的特征,若用当时人的话,而且是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则朱熹《答姜叔权》里的一句话甚为贴切:“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拈出其中的“融会贯通”,不妨说是宋人概括唐宋文化的最佳注脚。文化的融通特征,对于唐宋文学、文体的发展、演进,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深刻的影响。唐宋文体在文化的大视野下,打上了浓厚的“共同体”烙印,表现为分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
唐宋文体学的贯通性,突出地表现在文体间的交流和互动上。古代文体的结构规则并非刻板不变,实具有灵活组装拆卸的机制,其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可紧可松,内在亦具有延展性和弹性张力,在一定条件下,其规则会发生位移改变。文体与文体之所以能发生关系,在于它们具有某种同质的因素,例如结构、形式、语言等。假设我们对甲文体和乙文体都很熟悉,但是甲乙的相参相融,却依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会产生令人兴奋的新奇效果。熟悉与陌生,陈旧与新颖,固有与超越,就在文体间的贯通、参融、相资中实现了奇妙的转化。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与贯通密切相关,唐宋开始大量使用“文备众体”一词。黄庭坚等宋人用“兼备众体”来赞美唐代大诗人杜甫,这是充分肯定老杜在诗体方面的集大成。更重要的是,宋人开始用类似词形容本朝文人。诸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朱熹等,都得到过类似“文备众体”的称赞。这种情况在宋以前是没有的。可见唐宋文人的“兼备众体”,成为极为突出的现象。何以文备众体者愈来愈多?这其实是贯通的文化作用于文体的重要表现。
唐宋文人学识渊博,擅长多种文艺者不在少数。多面手、组合拳式的才能,让他们一通百通,有了贯通文艺的资本。高手可以游刃有余地出入各种文体,取长补短,互相交通。尤其当一种文体已发展极充分,内部的各种写作技巧、艺术手法差不多被穷尽时,或许只有“跨界”“贯通”,向其他文体寻求参酌,才有可能打破困局,实现新变。
????????????????????????????????????????????????????? (选编自谷曙光《解读古代文体的新维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唐宋是我国古代文体学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时代,各种文体齐备,并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因而迎来了各种文体发展的的高峰。
B.唐宋两朝不仅各种文体写作竞相发展,而且文体批评也呈层累式地多角度探究,并与文体书写互动,使两者相得益彰。
C.上古以至中古,文化的各方面都到唐宋作结束,使各种文体在唐宋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展,于是唐宋文化成为成功的贯通、通变型文化,具有恢宏又复杂,超卓又平易,多元又开放等特点。
D.唐宋时期各种文体竞相发展,兼之文体批评多角度探究,使唐宋成为古今文体骈与散、简与繁、文与质、雅与俗纠葛转关的枢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文体与文体在结构、形式、语言等方面具有同质的因素,于是熟悉与陌生,陈旧与新颖,固有与超越,就在文体间的贯通、参融、相资中实现了奇妙的转化。
B.唐宋文化集大成、综合性的特征以及融通的特点,这不仅影响唐宋文体,还深刻影响唐宋文学的发展、演进。
C.宋朝朱熹《答姜叔权》一文里用“融会贯通”四个字贴切而简洁地概括出了唐宋文化学术的集大成、综合性的特征。
D.唐宋文体分化与综合、限制与超越、对流与融通的复杂多元格局的特点,是受具有融通特征的唐宋文化的作用和影响而形成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 件的概率 第1课时 随机事 件的概率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ppt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第1课时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算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1.ppt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 件的概率 第2课时 概率的意义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ppt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 件的概率 第3课时 概率的基本性质课件 新人教A版必修3.ppt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第3课时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1.ppt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章末小结与测评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1.ppt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1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4-5.ppt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1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4-5.doc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3 排序不等式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4-5.doc
- 2017版高中数学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3.2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课时提升作业【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4-5.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09 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二)【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07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二)【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1 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3 实用类文本+语言文字运用(三)【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0 综合模拟卷二【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4 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5 综合模拟卷三【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2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三)【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8 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四)【含解析】.doc
- 2017版高考语文 高频考点穿透卷 专题17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四)【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