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为例说诗歌鉴赏.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菊》为例说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鉴赏 高考诗歌的题材分类 1、闲适隐逸(山水田园) 2、边塞征战 3、咏史怀古 4、咏物抒怀 5、借景抒情 闲适隐逸 1、意境清幽安适 2、充满乡村气息 3、语言质朴自然 山水田园 1、田园诗形成于东晋 2、山水诗形成于南朝 3、唐朝形成了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派指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一个以反映唐朝边界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等诗人。主张以诗歌来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盛唐边塞诗派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一个广阔的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咏史怀古 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理性的冷静的剖析,一种是感慨个人的身世,抓住的只是历史的一些影子,感情成分较浓。 托物言志诗 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兴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借景抒情诗 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 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 1、炼字 2、意象 3、感情 4、探究 5、自主赏析 6、语言风格 7、艺术手法 炼字题 答题模式:这个字是……,运用……的手法,表现了……感情。 思考角度:这个字的含义+语境义(结合全句做解释)+手法+感情。 意象题 答题模式:借……的意象,营造了……的氛围,表现作者……的感情。 思考角度:明确意象的象征义(或结合修饰语描绘意象特征)。 感情题 答题模式:抒情方式+感情。 思考角度: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典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情);感情根据诗歌题材来思考。 探究题 答题模式:亮明观点+阐明理由。 语言风格 1、清新自然(王维) 2、沉郁顿挫(杜甫) 3、含蓄隽永(李商隐) 4、质朴自然(陶渊明) 5、豪放飘逸(李白) 答题模式:点明语言风格+引用原句分析+表现作者……的感情。 自主赏析 答题模式:选定角度,根据题型模式答题。 思考角度:鉴赏角度。 关于赏析角度 主要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方法等诗歌写作技巧方面考虑,还可以从炼字角度,赏析用字的形象和传神。 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对比、衬托、渲染、象征、抑扬、照应、动静、正侧、起兴、虚实、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角度、特征、方法)、议论、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 描写角度: 抓住色彩的特征赏析“碧”和“黄”的相互映衬。 修辞角度: 对偶(“已”和“便”构成串对,“半山”和“一枝”对应,突出野菊) 借代(“碧”代山林翠绿,“黄”代“菊”) 抒情角度:喜爱之情。 炼字角度: “逢” “忙”等的妙处。 自主赏析 艺术手法 答题模式:引用原句,作解释。运用……手法,……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野 菊 【宋】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1、未与:不给。不追求被文人赏识。 2、况:何况。更不肯。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3、政:正。缘:因为。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 4、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 5、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6、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野 菊 【宋】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答案(1)颔联描绘了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的野菊形象。 野 菊 【宋】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