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4班《邓稼先》ppt课件
1860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烧毁了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中国曾经有过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但经过中国几代有识之士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如今的中国正在以崭新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二十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伟大而深刻的时代变迁。这样的时代必然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然而他们当中有些人并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高尚而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伟大贡献 邓稼先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中 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的。中国的国力,尤其经过“文革”,如 果再分代的话,根本就没有时间达到现在这样的国防水平了。 邓稼先是知道很快就要“世界性禁核”的。如果中国不能抢在这个时间内完成 核极限实验,那么就会“被禁”,而不能成为“大国”。所以,邓稼先一直在抢这时间,他忘了自己生命的时间,忘了其他一切的时间,惟要中国脱离挨打受欺的时间。 我国是在邓稼先逝世十周年那天,爆炸了最后一颗原子弹,然后在次日宣布参加 禁核的。 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生字词 词义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的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非常感人。 元勋:立大功的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 整体感知 浏览全文,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展现时代背景,突出邓稼先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 通过列举 1898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情况,让读者了解百年中国的屈辱历史。然而一个世纪后,中国人站起来了,就在这新中国刚刚诞生的早晨,新中国带着从黑夜走出的迷惘,披着朝阳的霞光,迎来了从海外归来的一位对祖国母亲有拳拳之心的儿子——邓稼先。 ?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写了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对中国核武器设计研究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第三部分,以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比较,以凸现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奥本海默是一位出类拔萃、锋芒毕露,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原子弹工程领导人。邓稼先是一位能力超群、忠厚朴实,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因此,作者说,邓稼先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有奉献精神的儿子。 第四部分,写作者得知中国原子弹工程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不禁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通过写邓稼先的诚恳周到及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所创造出来的成就,激起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 第五部分,描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荒凉,赞颂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通过回顾学生时代课本中的《吊古战场文》,描绘了沙漠戈壁的荒凉与凄惋,同时也指出了从事这项伟大工作需具备超凡的直觉判断、严谨的逻辑思维、果敢的胆识、坚定的信心,以及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又令常人难以想像,且常常伴有生命危险。 第六部分,对邓稼先一生的总评价。 是一首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 朗读第一部分,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朗读第三部分 思考: 第一、第二段作者为什么要写他与邓稼先亲如兄弟的50年友谊与奥本海默17年的同事经历? 邓稼先和奥本海默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为 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说明“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朗读第五部分,思考标题“我不能走”能否改为“他忠于职守”,为什么? 不能,因为“我不能走”是邓稼先的原话,更能突出他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无私贡献的精神。 作者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巧妙地写出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从而更显示出邓稼先奉献精神的可贵。 文章引用“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一首五四时代的歌曲有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