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及演变
(三)网络言论的出现 对传统新闻评论特征的冲击 (语言文风…) 对传统新闻评论功能的延伸 (宣泄… ) 对传统新闻评论体裁的补充(跟帖、辩论) 示例: 《2010最伤民心的词“涨价”?》 ——2010年10月25日人民网强国论坛 “腾讯网友:节能减排就是拉闸限电,这官也太容易做了,我也可以干!如果连宏伟远大的十一五规划都是这样实现的,我们真的不敢想象,那些不怎么宏伟的“规划”又是以什么样的山寨方式实现的! ”——2010年9月金羊网 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历程的启示 伴随着传播媒介、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与发展,新闻评论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外延越来越扩大。 它由古代论说文发端,历经政论、时评、新闻评论等各个阶段,逐渐演变为纵贯古今、跨多种媒介的传播系统,成为报纸、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不可或缺的一大类传播手段。 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的转变:启蒙——革命——集权——大众。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一、融合化趋势 不同媒介间评论样式的相互借鉴与融合 同一媒介不同评论体裁、样式间的穿插与融合 二、个性化趋势 评论栏目的个性化 评论文章(或节目)的个性化 评论员(或主持人)的个性化 示例: 凤凰卫视:阮次山、曹景行、杨锦麟、何亮亮马鼎盛、邱震海、梁文道、刘庆东、吕宁思 三、开放化趋势 选题范围的开放性 选题方式的开放性 议论方式的开放性 结论方式的开放性 四、专业化趋势 评论内容与范围的专业化 评论主体的专业化 评论方式的专业化 中国新闻评论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新闻评论历史的简要回顾 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中国新闻评论历史的简要回顾 一、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 ——古代论说文时期 二、中国新闻评论的出现与演变 ——报刊政论、时评时期 三、中国新闻评论的成熟 ——报刊新闻评论时期 四、中国新闻评论的扩展 ——新闻评论的多媒体发展时期 一、中国新闻评论的源头 ——古代论说文时期 中国的论说文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先秦诸子,到秦汉、魏晋、唐宋、明清时期,中国的论说文代有名篇。 论说文,又称议论文、说理文等,是一种直接对客观事物发表意见的文体。在这类文章中,作者主要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直接发表自己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见解,“直抒己见”是其最突出的特点。 (一)先秦时期论说文中的代表作 孔子:《论语》(论说文集) 孟子:《孟子》(论辩文集) 荀子:《劝学》 墨子:《非攻》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荀子·劝学》 (二)秦汉时期论说文中的代表作 李斯:《谏逐客书》 贾谊:《治安策》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例]: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齎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三)唐宋时期论说文中的代表作 韩愈:《师说》 柳宗元:《三戒》 欧阳修:《朋党论》 苏洵:《六国论》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司马光:《资治通鉴》“臣光曰” [例]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韩愈《杂说四?马说》 二、中国新闻评论的出现与发展 ——报刊政论、时评时期 中国最早的报纸《进奏院状》 开元年间 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转》揭开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历史。 其言论以宣传宗教教义、宣扬伦理道德为主,虽有个别接近现实的言论出现,但基本谈不上新闻性。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不少评论直接触及现实矛盾,使评论开始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开设了固定的言论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五大名山介绍.pptx
-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ppt
-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美术课件PPT.ppt
- 中国传统节日-除夕春节元宵节_2.ppt
-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讲备课.ppt
- 中国传统绘画-石窟艺术.ppt
-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全集.docx
- 中国传统货币文化.pptx
- 中国八大菜系简介 完全版.ppt
- 中国写实画派.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