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分类及解题技法
怀古诗鉴赏常用到的术语 (1)思想感情: ① 抒发世态沧桑,人事代谢,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如刘禹锡《乌衣巷》 李白《越中览古》 ②忧国伤时,怀古伤今,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如杜牧《泊秦淮》 ③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渴望,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如《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 怀古伤己,悲叹年华消逝,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伤痛.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常用意象:江水 草 鸟 月 烟云/烟雨 楼台 金陵 六朝等 (3)意境特点:深远 开阔 空茫 苍茫 等 (4)风格:慷慨悲壮 苍凉悲慨 深沉感慨 等 (5)常用手法: 用典 对比 反衬 烘托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乐景写哀情 借古讽今等. 贾 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注:贾生,就是贾谊.本诗情节取材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里的一段故事: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祭祀后,接受神的福祜),坐宣室(汉未央宫正殿,借指汉朝朝廷).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1)贾谊得到皇帝的赏识,作者对此持何态度 (2)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慨的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浚: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王气:帝王所在地有一种祥瑞之气.黯然:暗淡无光的样子.③寻:古代八尺为一寻.铁锁:吴国在长江险要处装置铁锁链.降幡:降旗.④伤:感伤.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山形:指西塞山.枕:靠.寒流:指长江.⑤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故垒:指西塞山要塞.萧萧:风声.芦荻:芦苇一类植物. (1)诗人写王浚攻破南京城时的情景,采用了什么手法 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 请作具体的分析. (4分) (2)这首律诗以芦苇在秋风中颤抖着,发出了悲鸣作结,妙在哪里 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分析. (4分) 羁旅诗类解题方略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这些感情是人类亘古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的要求,因备受命题人的青睐。在教材中也有大量的羁旅诗出现。 鉴赏羁旅诗应从以下几点切入: ??? 1.把握情感类别 ???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 2.挖掘关键信息 ???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2004年全国卷Ⅲ晏几道的《鹧鸪天》,词中的“不如归”就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试题第二问)的关键;再如2005年广东卷阅读寇准的《春日登楼怀归》,标题中的“怀归”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和高适的《除夜作》,写于唐朝两个重要的节日,2006年江苏卷元代词人魏初的《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写于妻子的生日。 3.留心四种意象 ??? 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如2001年春季上海卷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 ②“鸿雁传书”,如2003年春季北京卷比较鉴赏韦应物的《闻雁》和赵嘏的《寒塘》;鸿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③“折柳送别”,如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口技_蒲松龄(修改).ppt
- 叙事性作品20100525.ppt
- 变色龙.ppt3.ppt
- 口技_课件.ppt
- 口技·复习.ppt
- 口技上课使用.ppt
- 口技47PPT.ppt
- 口译训练Module 1-1.pptx
- 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昔仲尼,师项橐,古圣.ppt
- 口译技巧6:谚语口译.ppt
- AGS2602 TVOC传感器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 A1-20240313.pdf
- i7530a_用户操作说明书手册_简体.pdf
- AFG1系列齿轮流量传感器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 A0-202503.pdf
- db-8225_8325_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pdf
- AGP11系列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 A0-202502.pdf
- GW-7238D_用户操作说明书手册_v1.0_英语.pdf
- GSM_dotNet_Library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V10_英语.pdf
- AGS2620 TVOC传感器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 A1-20240313.pdf
- GT530_用户操作说明书手册_v12.pdf
- GSM_Library_用户使用操作说明书手册_V1.10_英语.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