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新)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tiǎo)(jiàn)(jiào) 李白 李白 (701—762年),唐,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李白的诗文现存者有诗九百多首,文六十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的诗歌是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 韩愈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提示:注意语调 1.画出诗人情感变化的曲线。看看像什么? ——像山峰,像波浪 2.体会诗人情感的跌宕变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从哪句诗中可以看出来? ——愁苦、烦闷。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理解诗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 却直抒郁结,道出心中烦忧。 一个个昨日弃我而去,不作停留。接踵而至的今天,多少忧愁涌上心头。 3.诗人为什么会烦、会忧、会愁?结合写作背景 理解诗歌 宣州谢朓(tiǎo)楼饯(jiàn)别校(jiào)书叔云 天宝十二载(753)的秋天,李白客居宣州不久,他的一位故人李云行至此,李白陪他登楼,设宴送行,作此诗。天宝以来朝政愈趋腐败,李白的个人遭遇愈趋困窘。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引起了强烈的精神苦闷。 叔云:①监察御史。②李白的叔叔李云。 宣州:今安徽宣城县一带。 谢朓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李白于天宝十二载(753)由梁园(今开封)南行,秋至宣城。李白另有五言诗《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校书:官名,即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 理解诗歌 诗人的感情有几次变化?是怎样变化的? 两次 理解诗歌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高楼:畅饮于高楼。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郎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 万里长风鸿雁南飞,面对这样的美景,激起了我高楼畅饮的豪情。 理解诗歌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 清发:清秀俊爽。 逸兴:超脱飘逸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 览:通“揽”,摘取的意思。是明月或是日月有争议 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以谢朓自比,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 您(叔叔)的文章有建安时代的风格,我的诗句像谢朓那样秀发。我们两个都怀着豪迈超逸的兴致,雄心壮志,直飞青天,向上青天把明月揽在怀里。 理解诗歌 建安骨:“建安风骨” 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 散发:不束冠,意谓不做官。 古人束发戴冠,散发表示闲适自在。 弄扁舟:乘小舟归隐江湖。 抒写感慨,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不免烦忧苦闷,只好在弄扁舟中去寻求寄托。 抽刀断水水流得更急,举杯想消愁更增加许多无法排遣的愁思。人活在尘世间不能称心如意,明天就散着头发乘一叶扁舟归隐江湖。 理解诗歌 诗人最终选择的结局是什么? “散发弄扁舟” 以李白的性格,他会一直过着这样“散发弄扁舟”的归隐生活吗? 李白曾参加过永王李粼的幕府,在他61岁的时候听说李光弼率大军征讨史朝义,还由当涂北上请缨杀敌。所以他以后很难一直归隐。 他接受的是儒家“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的思想,可知他的归隐只能是暂时的。也许某一天他会把孤舟系上航帆,像《行路难》中所写的那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在图上添画帆的图形。 李白——感情如风,变化无常,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矛盾、痛苦,感情起伏跌宕,大起大落,大开大合。 理解诗歌 归隐避世是暂时的, 而诗人内心无法排解的烦忧确实永恒的。 赏析诗歌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