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403) 一、学科概况 体育学是西北师范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历史悠久,我国著名的体育教育理 论家袁敦礼、董守义、徐英超等先生曾先后在我校工作,学校自1917年设立体育系 科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献身体育事业的专门人才。1993年体育学获得体育教 育训练学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体育学被确定为甘肃省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2006年获得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得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5年获 得教育硕士 (职业技术教育)体育与健身方向招生资格,体育教育专业为甘肃省高校 “特色专业”。目前,拥有教育部 “体育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 “国 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甘肃省高校 “青少年体质监测与健康促进”重点实 验室、“甘肃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服务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 本学科立足甘肃,面向西北,长期致力于西北地区体育教育、学校体育发展、民 族体育文化、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著的成绩。培 养的学科人才主要服务于西北地区体育教育事业,已经成为西北体育教师教育的重要 策源地;借助西北地域优势,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已经成为民族体 育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聚焦西北社会经济及体育事业发展的前沿,探寻符合西北体 育发展的路径,已经成为西北地区体育发展的重要集散地。 本学科涵盖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体育传统体育”“运 动人体科学”四个学科二级方向。队伍稳定、研究力量雄厚、研究目标明确、成果突 出。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5人,已获得博士学位者11 人 (另有3人在读),具有海外学习经历者3人。教育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 会委员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裁判4人,15余人在国内各类学术团体 中兼任职务。 本学科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项 目9项,国家体育总局项目3项,省社科项目1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近 5年来,本学科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 部项目2项,其它纵向项目41项,累计总经费达346.9万元;在CSSCI、CSCD等刊 1 物发表论文46篇,主持编写学术专著14部,授权发明实用型专利3件,获省部级奖 励8项,其它各类科技奖励97项。本学科培养的学生3次获得兰州国际马拉松赛女 子组全程、半程赛冠军,2人参加了伦敦、里约奥运会,在全国及省级比赛中,共获 得金牌82枚,银牌63枚,铜牌96枚,为学校和学院争得了荣誉。 二、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高教、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 理的研究型、创新型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勇 于探索、善于创新、敬业求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兼容并取、勤奋刻苦、无私奉 献的精神和学术道德;具有扎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和相关专业的系统知识,并具有创新 体育学科知识的能力,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应用外语的 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运动人体科学:借助高原地理优势和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 包括运动疲劳机制、高原生理与健康促进、运动训练监控,旨在为运动训练、体育健 身提供科学方法和实践指导。体育运动基础研究扎实,学、训、研结合,形成了独特 的耐力性项群亚高原训练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甘 肃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多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培养的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内 中长跑、马拉松项目金牌,成果突出,区域优势明显。 2.体育教育训练学:依托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特色专业 (体育教育)和甘肃省校 园足球发展服务中心,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体育教师教育理论与方法、民族地区体育教 师专业化发展、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西北地区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校园足球发展 研究,旨在为深化西北学校体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学指导。体育教师教育优势 明显,学科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需求广,主要服务于西北地区体育教育事业,已经 成为西北体育教师教育的重要策源地。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