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风格钢琴曲创作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风格钢琴曲创作研究.pdf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oftheCentral ofMusic ·99· Journal Conservatory 京剧风格钢琴曲创作研究 施 咏 摘要:现当代作曲家大胆地借鉴京剧的音乐元素运用于钢琴曲的创作,使得中国的京剧与 西方的钢琴发生了诸多的关联与交融。在京剧风格钢琴曲的创作中,对京剧音乐元素的借鉴主要 体现在对京剧唱腔(西皮、二黄、其他唱腔、泛京腔)和配曲伴奏音乐(包括曲牌、过门、行弦、 打击乐)的运用这两大方面。通过在创作中对音乐主题、结构、调式、和声、音色、速度、腔式 等方面的探索。中国的作曲家与钢琴演奏家围绕着“京剧的钢琴器乐化”与“钢琴的京剧声腔 化”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京剧风格;京剧唱腔;过门;行弦;钢琴曲;创作 中圈分类号:J609.2 文l-t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71(201i)02—0099一12 京剧与钢琴同为中西音乐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精粹。京剧作为我国的国剧,在中国戏曲艺术中独 树一帜,不少中国作曲家大胆地借鉴京剧的音乐元素运用于钢琴曲的创作,使得中国的京剧与西方的钢琴 发生了诸多的关联与交融。 追溯近代钢琴传人中国的百年,与京剧的关联应以江文也的系列钢琴小品为开端,之后诸多的作曲家 在将京剧音乐元素运用于中国钢琴曲的创作中进行了很多积极的尝试与探索。创作中涉及了前奏曲、赋格、 创意曲、托卡塔、狂想曲、即兴曲、舞曲、组曲、变奏曲、练习曲(技巧练习曲、音乐会练习曲)等极其 广泛的体裁。 在京剧风格钢琴曲的创作中。对京剧音乐元素的借鉴主要体现在京剧唱腔与配曲伴奏这两大方面。在 这些京剧风格浓郁的钢琴作品中。有的对京腔十足的经典唱腔加以钢琴器乐化的神韵再现;有的把京剧各 行当“生”、“旦”、“净”、“末”、“丑”各具个性的脸谱化形象变成了黑白键上的跳跃飞舞;有的表现个 人对京剧的“瞬间”印象;有的表达受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影响的集体无意识感受。同时在创作中通过对 京剧这个“沉淀在历史文化中宝贵财富的追溯,也寄托了弘扬‘国粹’艺术的期待”[1](第63页)。 ’由于。京剧的唱腔从来都以其十足的‘腔式韵味’著称。而这种‘腔’的微分性音高、弹性速度和细 腻的音色变化等特点,都并非钢琴表现之所长”[2]。所以在将京剧音乐因素运用于中国钢琴曲的创作时, 作曲家们关注的是如何使乐曲既具有浓郁的中国京剧音乐特色。又可以充分发挥钢琴这一外来乐器的音响 色彩。即如何实现“京剧的钢琴器乐化”与“钢琴的京剧声腔化”的问题。如在钢琴曲主题的选择与写作 上,为了适应钢琴的表现,有的原样采用现成京剧唱腔、曲牌作为主题发展;有的是对京剧中核心特色音 调进行提炼、加工,使之器乐化。并渗透在和声之中。调式运用上,有的是对旋律保持“原汁原味”调性 的处理;有的则对双调性、多调性乃至无调性技法的恰当“调味”,赋予其传统京剧新的现代艺术特征。 在音乐的结构上,有对京剧板腔体各板式的丰富再现,也有将板式变速体与西方的再现三部性结构相 结合之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长于多声立体表现的乐器,钢琴在模拟京剧摇板(紧拉慢唱)这种多声意 义上的节奏对位的气氛时尤显其优势。在和声上则大多不同于传统和声思维。而是根据所要表现的对象灵 活地选择适合其音效的多声组合方式。如在描写“末”这一中年以上厚重的行当时.自由写意方式之下的 收稿日期:20lO一∞一∞ 作者简介:花咪(1971)。男.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t乐学博士后。 ·100·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1年第2期 和声处理则以四度平行为主,以体现其心态之淡泊恬静。而在描写诙谐滑稽的“丑”角时。则以二度的和 声组合辅以双手在极狭窄的演奏空间里的半音进行贯穿其中。 音色表现上,由于京剧中各具体角色在演唱时音色上都有着细致而丰富各异的要求,有的在钢琴高音 区用弱奏的明亮音色模拟表现旦角的假嗓演唱;有的采用低音区的震音、或丰满的柱式和弦织体,并通过 在钢琴极低音区的间断强击来模拟表现净角演唱时的粗壮浑厚的音色气势,以塑造其粗犷、豪迈的人物性 格;还有的在钢琴上对京剧主要伴奏乐器如京胡、月琴和锣鼓音色、音效加以模拟,如在钢琴上以高音区 的单音重复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