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畏官”到“畏民”看“民愤”风险的化解——法文化视角的透视.pdfVIP

从“畏官”到“畏民”看“民愤”风险的化解——法文化视角的透视.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畏官”到“畏民”看“民愤”风险的化解——法文化视角的透视.pdf

从“畏官”到“畏民”看“民愤”风险的化解 ——法文化视角的透视 尹萍1,2 1.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南京210046;2.扬州大学法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要:当下中国各种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官民关系紧张,致使“民愤”堆积。因此,如 何化解“民愤”风险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国传统法文化中汲取“畏民”的理念并进行当代转 换,实现从“民畏官”到“官畏民”的转换,是化解当下“民愤”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 内容。 群体性事件;“畏官”;“畏民”;“民愤”风险;法文化 D909 A 1002 -462X( 2012)05 -0070 -04 2011 -09 -30 2012 -01 -07 作者简介:尹萍(1969-),女,云南昆明人,副教授,博 士研究生,从事法史学、法理学、行政法学研究。 ·71· ·72· @@[1]林乾.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M].北京: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2004:1. @@[2]朱勇.权利换和谐:中国传统法律的秩序路径[C]// 张中秋.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中国 法律史学会2007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中 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24. @@[3]赵吉惠.21世纪儒学研究的新拓展[M].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31. @@[4]范忠信,尤陈俊,翟文喆.中国文化与中国法系—— 陈顾远法律史论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社,2006:408. @@[5]罗哲海.轴心时期的儒家伦理[M].陈永明,瞿德 瑜,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0:53. @@[6]何平立.两汉天命论:皇权政治的双刃剑[J].上海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8. @@[7]李承贵.论宋儒重构儒学利用佛教的诸种方式[J]. 中国哲学,2009,(7):54. @@[8]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 的超稳定结构[M]//谢晖.法治讲演录.桂林:广西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1. @@[9]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挑战[M].武汉:武汉大学出 版社,2006:157. @@[1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 联书店,1998:51. @@[11]韩莹莹,葛荃.论服务行政对行政伦理责任的诉求 [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36. @@[12]贝克乌.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 版社,2004:57. @@[13] 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团结, 2009,(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