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六铺老码头.doc.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十六铺老码头.doc

上海十六铺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图) 发布者:梅安安 时间:2010-02-20 10:08:00 来源:新浪上海 【收藏】[0] 【评论1 查看】 【我要评论】 【发起话题】 ????核心提示:“老码头”便是原来的十六铺,上海最早的码头。正是独特的区位优势,让这里的弄堂、街面流传着无数上海滩大亨的传奇故事。2009年4月24日,王家卫的新公司“Axis Mundi台中央”宣布成立,开幕庆典就选在了“上海老码头”园区的精品弄堂酒店内。   “老码头”便是原来的十六铺,上海最早的码头。正是独特的区位优势,让这里的弄堂、街面流传着无数上海滩大亨的传奇故事。冬日午后,身处老式石库门群落,闲坐屋顶的欧式露台,楼下曾是黄金荣、杜月笙的仓库,看黄浦江水滔滔,难免生出些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感慨。这便是老码头的故事,最上海的传奇。 上海老码头 十六铺   和黄志伟聊天,是一件惬意的事。上海的冬天阴冷,总有些潮湿,但坐入“上海老码头”休闲创意园区内的Cafein咖吧,点一杯用加拿大极品咖啡豆现磨的清咖,浓郁的香味和恰到好处的暖气软化了空气,让人周身舒展,思路也变得清晰。   “还不错吧?”黄志伟边笑着问记者,边将牛奶融入清咖。看得出,作为弘基集团“上海老码头”项目总经理,他对自己的规划、设计颇为得意。当他轻轻搅拌咖啡,耐心地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时,轮船汽笛声间或传来,悠扬、沧桑、质感。   汽笛声?没错,位于中山南路479弄-505弄的“上海老码头”,与黄浦江的直线距离仅50米,而斜对面,便是摆渡口。“每逢周末,浦东陆家嘴的老外登上渡船,饱览浦江两岸最美丽的风景,下船后步行200米,就来到我们这里,就餐、品酒、谈天、听音乐。”黄志伟描绘着这一真实场景,西班牙乐曲像伴奏,随着他的话语抒情。 老码头也很有情调   渊源:有故事的老码头   很抒情的“上海老码头”其实不算大。第一期面积为25000平方米,第二期建设中,也差不多大。从体量上说,可能只有新天地四分之一左右,巧的是,它正有“小新天地”之称。对于有着“老上海情结”的人来说,上海老码头的落脚点本身就有一种新天地所无法比拟的浓郁味道——十六铺,从前上海连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   “我们这里是有故事的地方。”黄志伟告诉记者,随即朝落地窗外一指,指向了一栋正在开工的建筑,“喏,那里就是当年黄金荣、杜月笙的老仓库。”他顿了顿,“众所周知,杜月笙就是在十六铺出道的。”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就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摊当学徒,凭一手精妙的削水果皮“刀法”逐渐发迹。如今,上海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还在“上海老码头”旁边,不过快要拆迁了。   十六铺本身的故事,当然比杜月笙更要多得多。十六铺形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很快从码头林立,范围从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及至20世纪初叶,十六铺已经成为远东第一港口,1947年这片区域共有48座码头。1980年代,十六铺仍旧繁华。   用黄志伟的话说:“先有老码头,后有上海城。”作为工业重镇,十六铺见证了上海工人的力量。而散布于黄浦江边的短街小巷,集中了老上海情调的核心元素。如今,绝大多数的十六铺码头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上海老码头”建于这块区域,则具备了传承的意味。   有趣的是,第一期施工的时候,工程队还挖出了一块海关地界碑。黄志伟向生活周刊记者介绍,这块界碑长1.5米、宽0.3米、厚0.2米,刻有“江海常关”字样。根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专家考证,“江海关”即江苏海关,清朝康熙年间弛海禁,结束了从明初起实行的封闭海路的政策,并在沿海设立四大海关,其中,“江海关”便设于上海。   “这块界碑的发现,把上海开埠的年份大大提前了。”黄志伟说,而“上海老码头”就建在“江海常关”的旧址上,更增添了份传奇色彩,让这里满溢着老上海风情。 特色:修旧如旧,花样翻新   当然,“江海常关”旧址早和界碑一起沉睡于地下了,“上海老码头”真正的旧址,其实是上海油脂厂。从海关到厂区再到创意园区,如此丰富的历史沿革,让“上海老码头”显得更加厚重。因此,对其进行改造,也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怎样既能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老上海特点,又让功能适合休闲创意园区的需要?   “外观上,我们的标准是修旧如旧。”黄志伟向记者介绍。园内目前共有22栋建筑,布局完全没动,维持当年上海油脂厂的原貌。前面说过,“上海老码头”的体量比新天地要小,但记者行走其间,反而觉得这里更宽敞,这其实就是保留厂区特点的效果——建筑错落有致,规划合理,而建筑与建筑之间也留有较大距离。   功能上,弘基集团则根据“上海老码头”的特点,做了相应规划。据记者了解,第一期项目分为两块区域:广场部分与创意园区。为此,设计方可谓动足了脑筋,花样不断翻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