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面子问题.ppt.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人的面子问题.ppt

中国的人的面子问题 ——“小谈面子” 我国古代诗人屈原说:“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虚假。” 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 宁可伤身体而不肯伤感情 。 死要面子活受罪” 。 中国人自古就非常重视面子的,不是有句俗话说:“脸皮厚、吃个够,脸皮薄、吃不着”。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不为五斗米折腰” 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和”不是“和睦”的意思,而是要求人们在施行礼仪的过程中要节制,量力而行,不可过度讲排场、撑脸面。把这句话改为“争面子,节制为要领”,应该是合适的吧。 兵败乌江的西楚霸王项羽,“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矣王我,我何以面目见之!”项羽无颜江东父老,遂拔剑自杀。 面子,顾名思义,就是人的脸面,古代称为颜、面、或面目等等。 面子指在人生历程中步步高升,藉由成功和夸耀而获取得名声,也是藉由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而积累起来的声望,另一方面,它暗示了一种”自我膨胀”的欲望.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面子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有所 成就而获得的社会地位或声望”。 一,面子意识之所以根深蒂固,主要是因为身边存在着别人的眼光。 如果没有了别人的眼光,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当然也就无所谓面子了。别人的眼光有两种,一是称赞的,一是批评的。被别人称赞当然是长面子,而受到别人批评,一般而言也就失了面子。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同,这是人的正常需求,是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等需求之后的自然反应。从这个意义上说,“面子”管理与心理学中的印象管理有几分相近。 施莱克在他的《印象管理》一书中说,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印象管理也反映了人们的自利偏差。 社会心理学家戈夫曼则把印象管理称作“舞台演出艺术”,他认为社会交往如同戏剧舞台,每个人都在表演,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赢得别人的赞扬与尊重。印象管理是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适应社会、实现社会期望的一种方法。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上升,我们对自己与他人在言行举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懂得印象管理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需要得到尊重是一种本能的心理需求。 另外,爱面子一方面是与性格本身有关。 另一方面与生活环境有关。如果家人对孩子要求比较多,或者要求比较苛刻,或是家人自己是完美型,他有可能受其影响,会对自己的形象很在乎。而中国由于传统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熟人之间做事有时候抹不开面子,面子成了维持社会秩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特征 ——参考《中 国人面子心理的文化解读》 面子观念并不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而是大部 分传统社会的共有现象,面子有自己的特征。 社会性 炫耀性 社会资源的符号化:从面子的社会关系属性看,它与人 情、回报、自己人、外人等概念是不可分离的,是这些社会资 源的符号化 个人尊严感的体现 角色期待的外在化:面子是个体对来自他人印 象的主观感受、主观判断、主观评价和角色期待的外在化 。 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是客观的, 而个体对这些态度 和行为的体验、感受、评价、期待却是主观的。 中国人面子的具体运作 丢面子和挽回面子 交换面子与赠送面子 做面子 撑面子 借面子与赊面子 争面子与保全面子 1. 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对低级庸俗事物就越不会注意。一位名人说得好:“虚荣者注视自己的名字,光荣者注视祖国的事业。”这是很中肯的。 2. 对荣誉要有正确有认识。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正常的,但这种尊重的基础是自己的有所作为,而并非无所作为、弄虚作假,否则,即使眼下得到尊重,终有一天也会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来。 3. 要有自知之明。承认自己有这么多长处,坦白自己有这么多短处,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虚荣心理的基础就会大大削弱,许多麻烦的事情就能避免。 4. 不必计较别人的议论。有些青年人好虚荣主要不是在于争到非份的殊荣,而是在于对各种非议的避免。让我们用实事求是的武器,去战胜虚荣心理吧! 谢谢欣赏! * * 成员: 马笑 姚豆豆 张晶 刘洁 曹亚雷 中国人的面子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作是一个很复杂 的问题, 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据我们的理解,中国人面子是按如下一些方式运作或操作的。 *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