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厥 证_33018
厥 证 概念 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西医学中各种原因所致之晕厥、虚脱、中暑等. 历史沿革 (1)《内经》论厥甚多,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表现,一种是指突然昏倒,不知人事。另一种是指肢体和手足逆冷。 (2)后世医家多在此基础上各有发挥和深化,主要是两种学术观点,一是《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继承《内经》中手足厥冷为厥的论点,而且重在以感受外邪而发厥。一是论内伤杂病的发厥,指突然发生神志改变的临床表现。 (3)自隋唐以来,《诸病源候论》将尸厥的表现进行描述“其状如死,犹微有息而不恒,脉尚动而形无知也”。 (4)《景岳全书·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切中临床。 证候特征 1、厥证乃为内科急症,临床上以突然发生一时性的神志异常为证候特征。厥之轻者在昏倒不知人事后可于短时间内苏醒,醒后感到头昏乏力,倦怠口干,并无其他明显后遗症。厥之重者可一厥不醒,“半日远至一日”,以致死亡。 2、本病的特点有急骤性、突发性和一时性。急骤发病,突然昏倒,移时苏醒。 3、往往在发病前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如情绪紧张、恐惧、惊吓、疼痛等,发作前有奉晕、恶心、面色苍白,出汗等先期症状。 4、发作时昏仆,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 5、由于气、血、痰、食、暑等厥的不同,又各相应的临床证候表现。 病因病机 1.体质因素 平素气血运行不畅,或素体阳旺阴亏,或脾虚有痰等,陡遇巨大精神刺激,遂致气血逆乱,发为厥证。 2.情志因素 主要指恼怒惊骇恐吓的情志变动,精神刺激致气逆上冲或清阳不升,而清窍失灵发生昏仆致厥。 3.暴感外邪 主要是暑邪,其性炎热属阳,内侵人体,传变迅速,传入心包,扰乱心神而见昏不知人成暑厥。 病机 气机突然逆乱 升降乖戾 气血运行失常。 厥证由于体质和病机转化的不同,又有虚实的区别。 厥之实证——气盛有余者,情志突变,气逆上冲,血随气逆,或挟痰挟食,壅滞于上,以致清窍闭塞,不知人事; 厥之虚证——气虚不足,或大量出血者,清阳不升,气陷于下,血不上达,气随血脱,气血一时不相顺接,以致神明失养,不知人事,四肢不温。 诊 断 1、患者在发病之前,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视力模糊、面色苍白、出汗等,而后突然发生昏仆,不知人事,呈一时性,“移时苏醒”,发病时常伴有恶心、汗出,或伴有四肢逆冷,醒后感头晕、疲乏、口干,但无失语、瘫痪等后遗症,缓解时和常人一样; 2、应了解既往有无类似病证发生。发病前有明显的情志变动、精神刺激之因素,或有大失血病史,或有暴饮暴食史,或有素体痰盛宿疾。注意询问发作时的体位、持续时间以厥之前后的表现。 3.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Jb电图、颅脑CT、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厥证有时易与眩晕、中风、痫病、昏迷等病相混淆,在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1、厥证——可发生于各种年龄,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其昏倒时间较短,发时或伴有四肢逆冷,醒后无明显的后遗症。 2、眩晕——是指头晕目眩,视物旋转不定,甚则不能站立,耳鸣,但无神志异常的改变。 3、中风——以中老年人为多见。素体有肝阳亢盛,其中脏腑者,突然昏仆,并伴有口舌歪斜、瘫痪失语等症,神昏时间较长,苏醒后有瘫痪、失语等后遗症。 4、痫证——常有先天因素,以青少年为多见。重者亦为突然昏仆,不知人事,发作时间短暂,但发作时常伴有号叫,抽搐,口吐涎沫,咬破舌头,两目上视,小便失禁,且常反复发作,每次症状均相类似,苏醒缓解后如常人。此外还可经脑电图检查,以资鉴别。 5、昏迷——为多种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出现的危重症候来说发生较为缓慢,有昏迷前的临床过程,先轻后重,由烦躁、嗜睡、谵语渐次发展,一旦昏迷后,持续时间一般较长,恢复较难,苏醒后原发病仍然存在。 辨证要点 1.辨虚实 是厥证辨证之关键所在。 实者——突然昏仆,面红气粗,声高息促,口噤握拳,或挟痰涎涌盛,或身热谵妄,舌红苔黄腻,脉洪大有力; 虚者——眩晕昏厥,面色苍白,声低息微,口开手撒,或汗出肢冷,舌胖或淡,脉细弱无力。 2.分气血 厥证以气厥、血厥为多见,其中尤以气厥、血厥之实证在临床上时有发生,应当注意辨别。 气厥实者——肝气升发太过所致,体质壮实之人,肝气上逆,由惊恐而发,表现为突然昏仆,呼吸气粗,口噤握拳,头晕头痛,舌红苔黄,脉沉而弦; 血厥实者——肝阳上亢,阳气暴张,血随气升,气血并走于上,表现为突然昏仆,牙关紧闭,四肢厥冷,面赤唇紫,或鼻衄,舌质黯红,脉弦有力。 治疗原则 厥证乃急危之候,当及时救治为要,醒神回厥是主要的治疗原则,但具体治疗其虚、实证时又有所不同。 实证——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 虚证——益气、回阳、救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