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01030.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01030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执笔:陈花 审核: 内容:《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阅读教学课 时间:2010年12月20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探究从本课中学到的一些人生体会。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知识链接】: 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2、简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 是位贤明的君王。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 治。 一、学前准备: 1、 你认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音字形有(至少5个:) 2、重点词语解释(写句子,词语加点,不少于6个词语) 3、重点句子翻译(写原句并翻译,不少于4个句子) 4、预习疑难摘要: ①、你准备提问同学的词语有(写序号): ②、你准备提问同学翻译的句子有(写序号): ③、你准备提问同学应掌握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有: 5、试译全文。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并读一读。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活动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2、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3、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了吗?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结果如何? 2、从文中的人物言行中,可以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试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物形象? 3、读此文,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3、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四、自我测试: 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 )形貌昳丽( ? )朝服衣冠( ? )孰视之(? ) 窥镜自视(?) 五、拓展提升:1、受蒙蔽,偏爱,认为,给。2、B 3、(1)满一年后,即使想要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了的。(2)(自己)觉得温暖(却)能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很安逸也能知道别人的辛劳。4、纳谏,行善(救济穷人)关心百姓疾苦,类比,对比。 景公衣狐裘不知天寒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有一次大雪连续下了三天也没有停。齐景公披着用狐狸腹部的毛皮做成的裘衣,坐在大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拜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真是奇怪呀!下了三天大雪,天气竟然一点也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尽管自己吃饱了肚子却能了解别人的饥饿,尽管自己穿得很暖和却能了解别人的寒冷,自己过着安逸的生活却知道别人的幸劳,但如今,大王你都不知道呢!”齐景公说:“对!我愿意听从你的教导。”于是,晏子便让景公脱掉裘衣,浑身发抖就和那些穷苦的百姓一样。让景公公平地对待那些贫困的人,在路上看到的,不管他是哪个乡的;在里中看到的,不管他是哪家的;巡行全国,统计要赈济的人数,而不管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对于有职业的人,供给他们两个月的粮食,对于生病的人,则供给他们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了这样的事,不禁赞叹说:“晏子善于表达,从而达到了进谏的目的,景公也能够做自己认为好的事情啊!”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