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峨眉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峨眉山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2011年4月
目录
HYPERLINK /collectionArt.aspx \l _Toc292199799 导言
HYPERLINK /collectionArt.aspx \l _Toc292199800 第一章 地形
HYPERLINK /collectionArt.aspx \l _Toc292199801 第二章 气候
HYPERLINK /collectionArt.aspx \l _Toc292199802 第三章 植被
HYPERLINK /collectionArt.aspx \l _Toc292199803 第四章 土壤
HYPERLINK /collectionArt.aspx \l _Toc292199804 第五章 地质
HYPERLINK /collectionArt.aspx \l _Toc292199805 小结
导言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1.学会认识植物,记载植物种类以及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的方法。学会植物检索表的使用和鉴定植物的方法。掌握植被调查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编写植被调查报告等工作,从而提高学生对本门学科的野外工作能力。2.培养土壤地理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训练。通过峨眉山土壤实习,了解峨眉山主要土壤类型形成的环境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关系。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主要是对峨眉山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方面进行一次综合系统实习。重点是峨眉山的生物土壤的实习。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东北接龙门山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属扬子准地台峨眉山瓦山块断块的一部分。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是地理工作者增长知识、学习研究的良好基地。
二、实习时间:2011年4月8日——2011年4月17日
三、实习地点:峨眉山
四、实习线路:曲靖—昆明—峨眉山—曲靖
这次实习是我上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它给了我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实习中我的视野同自然进行真实的接触,思维和现实有了结合点,这些都对我的观念起着或潜移默化或震撼的改变。在实习中见到许多的现象、遇到很多的问题,有一部分当时并没有很深的体会和明晰的答案,但是回来后经过仔细的思考和资料查阅帮助了我写完这篇报告。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
五、峨眉山简介:
峨眉山是我国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位于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六、实习组织单位:曲靖师范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七、指导教师:夏吉昆、张晶香、张玲、张梅芬、童彦
八、实习区概况:
峨眉山(经度:103.48纬度:29.59)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主峰为金顶。最高峰万佛项,海拔3099m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相对高差近2600m。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生物土壤气候垂直带明显,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构成了峨眉山“雄、秀、神、奇”的特色,素有“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佛国仙山”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赞誉。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
第一章 地形
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抬升,造就了峨眉山。峨眉山由于山顶上是一大片古生代喷出的玄武岩,其下岩层受到保护而得以保持高度,又因山中内部“瀑流切割强烈”,进而形成了高2000米以上的“峡谷奇峰地形”。登山沿途地形因地层之分而多貌并存:如处于石灰岩层中则有藏九老洞之类岩洞地貌;经花岗岩及变质岩区,又形成深峡之姿;而山顶上坚实的玄武岩又是一番熔岩平台的景象。
第二章 气候
峨眉山的气候,除受三大因子(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景区内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地当著名的“华西雨屏”),气温垂直变化显著:有寒带(海拔3047m以上,年平均温度为3.O.C,极端最低温度为一20.9℃)、亚寒带(海拔2200m一3047m,年平均温度为7.6℃)、温带(海拔1200 m一2200m,年平均温度为13.1.C)、亚热带(海拔1200m以下,年平均温度为17.2.C,极端最高温度为38.3.C)。据30年气候调查资料,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