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乾盛世说渊源考_33265
“康乾盛世”说渊源考
李华川
2011-01-24 10:53:31《清史论丛》2011年号
20世纪80年代以来,褒扬意义上的“康乾盛世”说法开始在清史界兴起,渐为中国史学界所采用,进而影响到全社会。以致今日,“康乾盛世”似乎已成为对于“康、雍、乾时代”的一种定评、一个约定俗成的用语。一个历史名词得以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必然是满足了这个时代的某种心理需求,有其符合时势的“合理性”。然而,从学理的角度看,约定俗成的观念也都是一种思维的定式,容易使人在习焉不察之中,丧失独立思考和客观判断的能力。其实,对于康、雍、乾时代历史的研究和评论,远未到可用“盛世”这个颇具文学色彩的词汇一言以蔽之的程度,还留有许多探讨的余地,值得进行深入反思。而探析“康乾盛世”说生成的历史,也许不只对于解析这个名词有益,对于理性、深入地认识康、雍、乾时代,更不无裨益。 1
一
对于和平、美好时代的期望和向往,是人类一种自然、普遍的情感和社会理想。古代欧洲人有他们的“黄金时代”和“理想国”,中国人自古也有一种“盛世”情结。古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图景,常以“唐虞三代”作为蓝本,他们将这个时代想象为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所谓“三代之盛,至于刑错兵寝”2 ,“三代之盛,无乱萌” 3。孔子和孟子都将“三代”盛时作为施行仁政的典范,加以追慕、赞美。孔、孟生于东周乱世,他们赞美的是往昔的“黄金时代”,对于本身所处“礼崩乐坏”的时代,却是在不断反省和抨击。
随着东周战乱时期的结束,秦汉建立起大一统的王朝,社会秩序日趋安定。两汉绵延四百年,其制度、礼仪,多为后世所效法,当时世界上也只有罗马帝国之强盛可与之匹敌。汉人虽在辞赋中颂美本朝,但似尚未自诩“盛世”。他们更多地仍是视“唐虞三代”为理想社会,以“尧舜之盛世”,为“光华之显时”4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已将“盛世”之称用于本朝,比如潘安仁《西征赋》中云:“当休明之盛世,托菲薄之陋质”5 。但《晋书》和《宋书》中只说“虽古盛世”6 、“在昔盛世” 7。相比于后世,唐以前的民风比较淳朴,人们甚少将本朝美化为“盛世”,也许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三代之盛”的标准太高,后世难以企及吧?不能忽略的是,古人也常用“治世”一词来形容一个政治清明安定的年代,如《孟子》中所谓:“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以及《诗大序》中说:“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治世”是相对于“乱世”而言的,并不能达到“唐虞三代”的水准,就其本义而言,“治世”一词不能与“盛世”等量齐观,但后人往往模糊二者的差别,以“盛世”一语表达“治世”的涵义。
唐、宋以后,人们始常用“盛世”称美本朝。比如唐诗中有“盛世当弘济”、“盛世嗟沉伏”8 等句,但此时还难觅“开元盛世”说法,这一词组大概是近代学人的发明;《宋史》中也不乏如此自诩的文字,如“食货志”及“韩亿传”中,均称本朝为“盛世”9 。《元史》“张起岩传”,起岩在章奏中将本朝喻为“盛世”10 ;明人编辑的图书有名为《盛明杂剧卅种》及《盛明百家诗》者。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之际,钱谦益的文集中,多次出现此语,并且他在收入《牧斋初学集》的《瞿少潜哀辞》一文中,对于“盛世”做了自己的描述:
世之盛也,天下物力盛,文网踈,风俗美。士大夫闲居无事,相与轻衣缓带,留连文酒。而其子弟之佳者,往往荫藉高华,寄托旷达。居处则园林池馆,泉石花药;鉴赏则法书名画,钟鼎彝器。又以其间征歌选伎,博簺蹴鞠,无朝非花,靡夕不月。太史公所谓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为富贵容者,用以点缀太平,敷演风物,亦盛世之美谭也。11
这一幅富庶宽松、太平歌舞、悠游林泉的图画,便是他心目中的盛世景象了。此段文字中,不容忽视的在“文网踈”一句,这也体现明末一般文人学士,于此言论自由一点之看重。
《初学集》收录钱氏于明亡前所作诗文,集中称本朝为“盛世”的文字不过三、四见,且多属寿序、墓志之类酬应之作12 。收录明亡后诗文的《牧斋有学集》则大有变化,其中十余次以“盛世”称颂明朝13 ,与之对比,钱氏对所臣事之清朝却从未以同样赞语相加。不论钱氏心中存有“复明”之念,即便无此一念,清初社会也全不符合其“物力盛,文网踈,风俗美”之标准。钱氏在《和墨香秋兴卷二首》之小序中所谓“追盛世,怀君子,采苓风雨,良有感托”14 ,可见其以“盛世”称美明朝,适以寄托其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因而《有学集》中的“盛世”称呼,我们不能简单视为谀颂本朝的文字。
虽然以“盛世”称颂本朝,并非始于清人,但是到了清代,官方文献中所大量出现之赞美本朝为“盛世”的文字,其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还是令前代望尘莫及。检索《四库全书》康、雍、乾三朝的几种官书所使用的“盛世”一语,如《万寿盛典初集》(康熙五十六年)出现73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市委书记锦州市介绍_46628.doc
- 市学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申请书_46638.doc
- 市容景观专题_46601.doc
- 市场需求预测_46306.ppt
- 市情简介及县市区、市直企业简介_46585.doc
- 市招商服务局领导班子年终工作总结报告_46668.doc
- 市政作业_46786.doc
- 市政公用工程监理1_46734.ppt
- 市德育评估自评报告_46459.doc
- 市政PPT6_46671.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