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青少年体格测量指标和St压关系
儿童青少年体格测量指标和St压关系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95.2 R 54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3)10-1277-03
【关键词】血压;体格检查;质量指标,卫生保健;儿童;青少年
2010年中国7~22岁城市男性、城市女性、农村男性、农村女性肥胖率分别达到13.33%,5.64%,7.83%,3.78%,比2005年分别增加了1.94,0.63,2.76,1.15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超重会引发高血压,进而发展为心脑血管病。儿童时期血压偏高可能延续至成年期,早期发现并干预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及肥胖症等,可以预防或延缓与之有关的成年期心血管及内分泌疾患。通过研究儿童青少年体格测量指标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预警,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1 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的关系
在成年人群中的研究已经明确了BMI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王文娟等对北京5155名7~15岁儿童青少年的研究显示,在控制年龄、性别的影响后,儿童青少年的BMI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正相关。吴悦等调查贵阳市7962名8~17岁健康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血压与身高、体重、腰围、皮下皱襞厚度等有关。Shirasawa等在对2 420名日本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性别还是年级,BMI越高,高血压患病率也越高。针对15 612名非洲塞舌尔群岛中等收入家庭5~16岁儿童的研究发现,正常体重、超重及肥胖儿童血压升高比例男性分别为7.5%,16.9%,25.2%,女性为7.5%,16.1%,33.2%;超重肥胖与18%的男性及26%的女性血压升高有关。
前瞻性队列设计使研究BMI或体重动态变化和血压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可能。Raj等对印度南部学校25228名儿童进行的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亚群中BMI升高组收缩压均明显高于BMI未升高组,在农村地区、公立学校及女童等亚群中BMI升高组舒张压均明显高于BMI未升高组;除农村儿童外的BMI升高组收缩压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农村儿童BMI升高组舒张压性高血压患病率高。于BMI未升高组。美国围产期医学协作项对1959—1974年22908名新生儿随访至7岁,研究出生体重、生后生长与7岁时血压之间的关系,出生体重每增加1kg,收缩压及舒张压相应升高2.19,1.82 mm.Hg;体重Z评分值较前次记录升高1个标准差以上,7岁时出现高收缩压的升高1.65~1.04倍;出生体重小于胎龄与7岁时血压升高无关,但婴幼儿早期体重百分位数上升与血压升高呈统计学相关。有些研究发现,儿童期BMI与成人期心血管疾病患病率/死亡率有关,但没有针对混杂因素调整,无法证明两者独立相关;而对肥胖儿童进行早期干预可能预防成人期肥胖症,但也需要强调避免对儿童神经、行为及体格发育等产生负面影响。
2 体脂含量与血压的关系
人体脂肪含量(体脂含量)或体脂百分比可以反映体内多余的脂肪。一些学者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或CT等特殊检查方式计算体脂含量、体脂百分比、脂质量指数(FMI)及瘦重指数(LMI)等指标,并研究与血压之间的关系。Wang等对中国安徽农村6~18岁儿童及青少年BMI、体脂含量、躯干脂肪与血压的关系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年龄组收缩压均与体脂含量、躯干脂肪呈正相关,但舒张压仅与6~12岁年龄组体脂含量、躯干脂肪呈正相关;在调整年龄及性别后,FMI和LMI指标在所有年龄段均与收缩压呈正相关。Femandes等研究BMI及体脂百分比切割值在8~18岁男童人群中筛查高血压的意义发现,体脂百分比切割值筛查高血压的准确性并不高于BMI切割值。由于直接检测体内脂肪操作方法复杂、检查费用高、需要遭受放射线辐射,实际应用价值并不高;而BMI检测操作简单、耗费少、可以应用于大范围调查,且准确性并不比体脂百分比差。
欧美及印度众多研究均表明,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国家/地区及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均可影响BMI与血压之间的关系。研究大样本、不均衡的人群时,除调整年龄、性别等因素以外,还需要考虑上述混杂因素。
3 腰围和WHtR与血压的关系
有人推荐WHtR可以作为评价儿童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指标,但对学龄前儿童WHtR预测风险的研究资料不多。Choy等对台北6所小学2334名6~7岁学生进行研究发现,腰围四分位数增高时,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相应升高,腰围在第4个四分位数点的男童及女童血压升高出现率分别为38。9%及26.8%;腰围每增加1个单位或1个标准差时,出现血压升高的比值比分别为1.14,2.22。因腰围测量方法较血压测量方法简单可行,可以将其作为评估高血压及代谢综合征风险的简单指标。意大利北部5131名5~11岁儿童横断面调查结果显示,超重/肥胖比
文档评论(0)